中國民族樂器介紹 樂器因演奏型式的不同,可分為:吹管樂器、拉弦樂器、彈撥樂器、 打擊樂器等四大類。 吹管樂器:笛、消、嗩吶、笙、管、把烏、竽 我國的吹管樂器起源甚早,相傳遠在四千多年前的夏禹時代, 就有一種以蘆葦的葦管編排而成的吹管樂器「籥」,類似今日的排蕭。 後來的殷商時期,有了壎、笙、大蕭。 我們的祖先,早在遠古時期就能夠運用簧片,創造出既能吹奏複音 而又具華麗音色的「笙」,使它成為一種富有民族風格的管樂器。 我國吹管樂器的發音體大多為竹製或木製。根據其起振方法不同, 可分為三類: (一)以氣流吹入吹口激起管柱振動,有蕭、笛、口笛、侗笛等。 (二)以氣流通過哨片吹入使管柱振動,有嗩吶、海笛、管子。 (三)以氣流通過簧片引起管柱振動,有笙、蘆笙、巴烏等。 由於先民善於吸收外來文化,造就出我傳統民族吹管樂器多采多姿 的面貌。漢代有豎吹的蕭,隋唐時有角篥(管之前身),明代有嗩吶的 傳入。 這些樂器經過長期吸收與改進,形成一種風格不同的樂器,廣泛流傳 在我國民間,促進了民族音樂的繁榮發展。 (笛) 笛子在古代也稱橫吹或橫笛,相傳漢武帝時張騫通西域,傳至當時 首都長安的一種橫吹樂器,種種跡象顯示,笛子在我國流傳已兩千多年 之久,而且一直流行於民間。 笛子由一截竹管製成,透過管身左端第一個吹孔,將空氣衝擊吹口 對側邊緣灌進管內,經過第二個貼著笛膜的膜孔,共振管內空氣柱而 發音。一般以蘆葦膜作為笛膜黏在膜孔上方,擔負音色變化的作用。 笛子在我國流傳年代久遠,分佈地域廣大,品種也較多,其中包括的 型製,有龍頭笛、銅笛、玉笛、羌笛、曲笛、梆笛等,當中以曲笛及 梆笛較為普遍。 (曲笛) 曲笛笛身粗而長,發音寬廣柔和,流行於南方各地,是崑曲的主要 伴奏樂器。 (梆笛) 梆笛笛身細而短,發音清亮,高亢尖銳,主要流行於北方,是梆子 戲曲的主要樂器。 除了常用的六孔笛外,目前在一些樂隊中還使用經過改良的新笛。 (新笛) 新笛開有十一孔,不貼笛膜,因此沒有膜孔,具有半音準確、轉調 方便、音色在合奏中易協調等優點。 (簫) 簫亦稱洞簫,是我國古老的管樂器,原為古時居住在四川、甘肅一帶 的羌族人所使用的樂器。 簫由一根竹管製成,上端有一V形吹口,由此吹氣發音。在管身 中段,正面開了五個音孔,背面則有一個,用以變化音的高低。管身 下端背面的兩個孔是出音孔,用以調音。 簫聲柔和優美,適宜演奏悠長、恬靜、抒情如歌的旋律,但音量 較弱,力度幅度不大,在樂團中未被廣泛利用,多用於獨奏或重奏。 (嗩吶) 嗩吶又稱喇叭,小嗩吶又名海笛。至今有四、五百年歷史,原為 波斯、阿拉伯一帶樂器,金元時傳入我國。 嗩吶由哨子、氣牌、侵子、桿和碗五個部分所組成,在桿子的前面 開有七個孔,後面開有一個孔。哨子是嗩吶的發聲器,和今日西方所用 雙簧管的簧片屬於同一源,不過哨子還保有原始面貌。 嗩吶音色清澈亮麗,發音量較大,常用作室外演奏,高音能表達熱烈 歡騰情緒,低音則具有憂鬱黯淡的色彩。它的使用相當廣泛,古代用於 吹鼓軍樂,今日則用於婚喪喜慶、迎神祭祀,在地方戲曲、說唱音樂 和國樂團中具有一定的地位,表現出濃厚的地方色彩。嗩吶也善於模仿 人聲,增添樂曲詼諧有趣的一面。 (笙) 笙是我國古老的一種樂器,傳說女媧氏作笙簧。 歷史記載中,笙有兩種,即笙和竽,區別在笙體小而簧少,竽體大而 簧多。 隋、唐時期笙有十九簧、十七簧、十三簧等多種。明、清以來流行的 笙多為十七簧、十四簧的方笙、十三簧及十簧等。 笙利用固定音高的簧片和一定體積的空氣柱,吹奏時將孔按閉, 使管構成一個與簧相應的空氣柱而產生共鳴。雖然笙的樣式和種類 很多,但其基本構造一致。它是我國傳統民族吹管樂器中唯一能奏出 和聲的樂器,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樂器。 笙音色恬靜優美,華麗豐滿,並兼有清脆秀麗的特點。適合於各種 型態的演奏形式,在我國傳統、現代以至未來的民族音樂發展都佔有 重要地位。 目前,在樂隊中還使用經過改革的中音抱笙、低音抱笙和排笙, 發音寬厚、柔和,是重要的中音樂器。 (管) 管在古代稱作篳篥,起源於中東,早先流傳於我國新疆庫車一帶, 南、北朝時傳入內地。 管身為木或竹製,前開七孔,後開二孔,管口插一蘆葦製的哨子。 管的音量較大,音色高亢嘹亮、渾厚堅實。可獨奏,亦可參加重奏 或合奏,在一些地區的吹打樂隊或戲曲伴奏樂隊中往往擔任領奏樂器。 (巴烏) 巴烏是雲南省哈尼族的主要傳統樂器,其外型似笛子,開有八孔, 以銅質簧片振動發音。 巴烏的音色優美、圓潤,極富民族色彩。可演奏技巧性強的華彩 樂段,在合奏中音色亦易與其他樂器融合在一起。 (於) 咱們中國樂器的雅號叫絲竹,竽是一種屬於笙類的管樂器。 竽,古代吹奏樂器。戰國至漢代曾廣泛流傳。 (韓非子-解老)︰「竽也者,五聲之長也,故竽先則鐘瑟皆隨, 等唱則諸樂皆和」。 其形狀如笙而體行較大,在漢代樂俑和石刻畫像中多有吹竽的圖象 (〔中國音樂史圖鑒〕 64、67至 70 )。 據(周禮•春官•笙師) 鄭玄注、許慎(說文解字)、應劭(風俗通義)等記載,竽屬匏類 樂器,原三十六管,後減至二十三管,通高 78厘米。 竽斗、竽嘴木製,髹絳色漆。設二十二根管,系用直徑約 0.8厘米 的竹管刮製而成,最長者 78厘米、最短者 14厘米。分前後兩排 插在竽斗上,每排十一根,用四至五道蔑箍加以固定。上端系一條絳色 羅綺帶為飾。前排一根長竽管上端插有一個角質的「塞」。 此竽管及其相鄰一根長竽管下端都有兩個按音孔,靠近兩管內側的 竽斗上有兩圓孔,後排兩根長管也同此情形。 參照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竽」,推測它們可能是為摺疊管而設置 的。 日本奈良正倉院收藏唐代竽三支,吳竹竽二支,分別長 87、78.8 厘米。斑竹竿一支,長 91.8厘米。 竽斗木製,髹漆,十七管,有細長的吹嘴,與當時的十七簧笙相似。 〔舊唐書•音樂志〕︰「今之竽笙,並以木代匏而漆之」。蘇州民族 樂器一廠曾複製一件。 拉弦樂器:二胡、高胡、中胡、革胡、板胡、京胡、四胡、馬頭琴 拉弦樂器是指以弓摩擦琴弦使之發聲的樂器,常見的拉弦樂器主要是 「胡琴類」。 「胡琴」這個名稱在我國起源甚早,但在唐、宋以前,均只由外國 或蒙古、西域等地區傳入的彈撥樂器,直到元代,胡琴這個名稱才用 以代表現在所謂的拉弦樂器。 拉弦樂器大多為兩弦;少數為四弦,如四胡、革胡等。大多數琴桶 蒙以蛇皮、蟒皮、羊皮等;少數用木板,如椰胡、板胡等。一般拉弦 樂器沒有指板,演奏時可採用揉弦、壓弦,豐富了表現力。 拉弦樂器種類繁多,多用於不同曲藝、劇種中的伴奏樂器。如廣東 音樂的粵胡,評劇、豫劇和秦腔所用的板胡,國劇中的京二胡、京胡, 河南曲子戲的墜胡,潮州音樂的二弦等,另外還有中國少數民族所用的 拉弦樂器,如蒙古族的馬頭琴和侗族的牛巴腿等。 (二胡) 二胡又稱南胡,是我國最主要的拉弦樂器。二胡由振動膜、琴筒、 琴桿、琴頭、琴軸、千金、琴馬、弓子和琴弦等部分所組成。 琴筒是南胡的共鳴箱,形狀為六角形、圓形、或八角形,前蒙蟒皮, 後置有音窗。琴桿上有兩個琴軸,又名軫子,張兩根弦。琴弓一般 以細竹製成,其上的弓毛以馬尾毛最為合適,置於兩弦之間。然而使二 胡擺脫過去簡陋、粗糙的面貌,成為高層次的精緻樂器,則是民國以後 的事。 中國近代音樂家劉天華先生,貫通了中西拉弦樂器的技巧,成功地 提升了二胡的演奏層次,開拓了表達意境,使二胡被國際間譽為 「中國的小提琴」,促使我國民族音樂邁入現代精緻藝術殿堂。 二胡音色柔美、渾厚,擅長表現細膩的抒情樂段,亦可演奏技巧性 很高的華彩樂段。二胡可獨奏,也可參加重奏或合奏,在國樂團中, 重要性與管弦樂團的小提琴相等。 (高胡) 高胡亦稱粵胡,原流行於廣東地區,現已在各地民族樂隊中普遍 使用。 高胡構造上與二胡大致相同,但琴筒較小,琴筒後方不加音窗, 且定弦較二胡高。 高胡音色清亮、透明,穿透力強,在地方戲劇及廣東音樂中作為主要 樂器,在國樂團中則是重要的高音拉弦樂器。 (中胡) 中胡是在現代國樂團型態確立後,為充實中音聲部,仿照二胡創制的 拉弦樂器。 中胡的構造與二胡大致雷同,但琴筒較大。 中胡音色遼闊、豐滿、沈厚,在樂團裡常擔任伴奏或和聲聲部。 (革胡) 革胡是近代為補足大型合奏低音聲部而改革創新的成果,擷取了西方 大提琴的優點,並儘可能保存傳統樂器的音色風味。 與傳統胡琴最大的不同在於,革胡張四弦,琴弓與琴弦可分離。 定弦則與大提琴相同,有指板,撥弦效果甚佳。 (板胡) 板胡又名秦胡、梆胡、大弦等。明末清初隨著梆子腔興起而流行, 廣泛流傳於我國民間。 板胡大致與二胡相同,但琴筒用椰子瓢,質地堅硬,利於共鳴, 面版則不蒙蟒皮而以薄梧桐板代替,因而得名。 板胡發音高亢、響亮,穿透力強,是我國許多地方戲曲音樂的主要 伴奏樂器。 板胡色彩性強,善於表現熱烈的情緒,具有濃厚地域特色。 (京胡) 京胡是京劇的主要伴奏樂器,「清」乾隆末年,隨著京劇的形成創制 而成,後流傳於我國北方。 京胡音色響亮,穿透力強,音域狹窄,一般只用於京劇伴奏。 (四胡) 四胡流行於我國內蒙及華北一帶,蒙古人稱侯勒或四弦,清代曾稱之 為提琴。 四胡為中音樂器,張四根弦,以兩弦為一組同發一音,弓毛分兩股, 分別夾在一二弦和三四弦之間,可同時拉奏兩根弦。 四胡音色渾厚、深沈,在東北皮影戲、內蒙民間音樂、舞蹈的伴奏、 民歌伴唱和民間器樂合奏中使用。 (馬頭琴) 馬頭琴是我國蒙古族的拉弦樂器,以琴首雕有馬頭而得名,與胡琴 不同源。 馬頭琴共鳴箱為梯形,琴面蒙獸皮,張兩弦,弓置於弦之外。 馬頭琴音量大,音色沈厚,富有人聲美。可獨奏,表現高昂、寬廣、 悠揚的各種旋律,亦可演奏技巧性高的華彩樂段,在合奏中作為中音 或低音樂器,易與其他樂器融合。 彈撥樂器:琵琶、柳琴、月琴、揚琴、三弦、阮、箏、古琴 彈撥樂器在我國的歷史相當悠久,種類、型制繁多。三千多年前的 周代,有了琴、瑟等樂器,秦朝之後開始有了琵琶類樂器。 由於我國各民族間文化頻繁交流的結果,彈撥樂器逐漸發展成不同的 種類。 彈撥樂器可分為橫式和豎式兩類,橫式的有箏、古琴、揚琴等; 豎式的有琵琶、阮、三弦、柳琴、冬不拉等。 橫式樂器多以碼(或稱柱)劃分音高。豎式則有「用相、品」劃分 音高;和「無相、品」兩種。 今天除了箜篌、瑟和筑等彈撥樂器很少使用外,古琴、箏、琵琶、 三弦、阮、月琴和秦琴等,都是我國民族音樂不可或缺的重要樂器。 (琵琶) 琵琶是我國重要的一種彈撥樂器,早在秦代就出現了琵琶的雛形, 漢武帝時,出現了一種圓形、木面、長柄、四弦,十二柱彈弦樂器, 也稱為琵琶,後人稱為「秦琵琶」。 晉時,阮咸善彈此樂器,傳時唐朝武則天時,已有十三柱,而有阮咸 之名,簡稱阮。 以上同一類型的彈撥樂器,在古代都稱作琵琶,事實上,包括了 琵琶、三弦、阮、月琴和秦琴。 公元四世紀,有一種曲項琵琶經由印度傳入我國,它與秦、漢時的 琵琶外型上的不同,在於它的共鳴箱呈梨形,隋、唐時,適應我國 歌舞、藝術的發展,成為重要的彈撥樂器。到了唐朝,於是琵琶成為它 的專稱。 琵琶的構造,主要分為琴頭和琴身兩部分。上端狹長部分叫做琴頸, 下方呈橢圓形叫做腹,腹由面板和背板膠合而成,背部凸起形成了 共鳴箱,頸和面板上設置隔音位的「相」和「品」,上張四弦,以指甲 彈奏。 琵琶是我國民族樂器中較完善的一種彈撥樂器,有完整的音律, 寬廣的音域,清亮的音色和豐富的表現力。今日的作曲家為琵琶創作了 許多新的獨奏曲和協奏曲,使它的特點和性能得到充分發揮。 (柳琴) 柳琴亦稱柳葉琴,最初流行於江蘇、山東和安徽一帶,外型與柳葉 相似,故而得名。 初在地方戲曲音樂中使用,後經改革成為今天的型制。 柳琴在外型上與琵琶類似,張四弦,但體積較小,沒有相,面板開有 兩音孔,以撥子彈奏。 柳琴音色明亮、優美,可演奏抒情、寬廣的曲調,也可演奏難度較大 的樂段,同時也是一些地方戲曲音樂和說唱音樂的主要伴奏樂器。 在國樂團中,擔任彈撥高音聲部,具有獨特效果。 (月琴) 月琴是從阮演變出來的,在唐代就有了月琴這個名稱。 月琴構造與阮一致,以撥子彈奏,但琴頸較為短小。 月琴是京劇及一些地方戲曲的主要伴奏樂器,可獨奏,亦可參加重奏 或合奏。 (揚琴) 揚琴又名洋琴,相傳原是波斯、阿拉伯一帶流傳的古樂器。明代時, 傳入中國,流行於廣東一帶,後來流傳遍及全國。 揚琴的主體是琴身,也是共鳴箱,成蝴蝶狀,形式古雅,早期有人 將揚琴稱為蝴蝶琴。 揚琴是音位固定的樂器,透過琴馬將弦分隔成相隔五度的音,以琴竹 敲擊演奏。 揚琴的音色清脆明亮,技巧靈活,音域寬廣,可獨奏、伴奏或參加 合奏。 (三弦) 三弦又名弦子,早在秦代,就有一種長柄的搖鼓上加裝琴弦的彈撥 樂器。經過不斷改良,到了元代,三弦的名稱正式確定,成為當時元曲 的主要伴奏樂器。 十九世紀中葉,有民間藝人根據小三弦的形式,創制了大三弦, 從此,使得三弦在伴奏說唱音樂方面,形成南北不同風格。 三弦構造較單純,由琴頭、琴桿和琴鼓三部分組成。三弦的共鳴箱又 稱鼓子,它是在鼓框上兩面蒙莽蛇皮而成。三弦無品,張三根弦,以指 甲或撥子彈奏。 (小三弦) 小三弦又叫曲弦,以伴奏崑曲得名,音色明亮,多用於南方評彈等 說唱音樂伴奏和十番鑼鼓等器樂合奏。 (大三弦) 大三弦又稱大鼓三弦或書弦,因伴奏北方說唱「大鼓書」而得名, 音色渾厚響亮,在曲藝伴奏中居重要地位。 三弦的音色個性甚強,能奏出豐富獨特的效果。 (阮) 阮是阮咸的簡稱,早在漢武帝時代就有了它的雛形,它是一種圓形, 木面長柄四弦的彈撥樂器,相傳晉代竹林七賢之一的阮咸擅彈此樂器, 故以為名。 阮由琴頭、琴身、弦軸、山口、琴馬和琴弦等部分組成。指板上有 品,面板上開有音孔,四弦,以指甲或撥子彈奏。 阮有大阮、中阮、小阮和低音阮等數種,小阮清脆,中阮柔和, 大阮低厚,各具不同音色。阮可獨奏,但也常合奏中擔任節奏性的伴奏 角色。 (箏) 箏從形狀與結構推測,乃發源於瑟,初期的箏以竹管所製,流行於 西北一帶,所以又稱秦箏,隨著秦始皇兼併六國流傳於各地。 中國的箏隨著不斷改良產生了十四、十五、十六弦箏。近年更有 十八、二十一或更多弦數的箏。 箏以右手大、食、中三個指頭來彈撥琴弦,左手則以按壓琴弦改變 張力做出不同的音。 箏的音域寬廣,音色淳厚,極富表現力。箏可用於獨奏或重奏, 在樂隊中多作為色彩樂器使用。 (古琴) 古琴又稱琴或七弦琴,相傳在伏羲氏時只有五弦,到周時增為七弦。 古琴多用絲弦,分別由粗而細,伸展於面板上。面板上鑲著十三個 用鏍鈿做成的「徽」,用以標記音位。 古琴有傳統的特殊記譜法,即以「減字譜」來記錄右手彈法和左手 按音的位置,現在一般則採用減字譜與五線譜(或簡譜)相結合的方法 來記譜。 古琴音色富變化,技巧豐富,有很強的表現力,常用於獨奏、小型 合奏(如琴簫合奏)及歌唱伴奏,可以發揮相當高的藝術層次。 打擊樂器:鼓、鑼、鈸、板、梆子、木魚、碰鈴、罄 我國民族打擊樂器種類繁多,技巧豐富,具有鮮明民族風格。 自古代起,打擊樂器就佔有重要地位,商朝歌、舞表演所用的打擊 樂器,超過當時樂器總數的一半。 元代以後,由於戲曲音樂急速發展,打擊樂器成為重要的戲曲伴奏 樂器。 今天,打擊樂器不僅在各種型態的器樂合奏、曲藝、歌、舞中使用, 也是慶典節慶活動中,渲染氣氛不可或缺的樂器,具有平民性格。 與西方或其他任何音樂文化中的打擊樂器相較之下,我國傳統民族 打擊樂器無論在數量、種類、形式和音色變化上都遠遠駕凌其上。 民族打擊樂器在我國西洋管弦樂團中也經常使用。 民族打擊樂器可分為有固定音高和無固定音高兩種: 無固定音高的如:鼓、鑼、鈸、板、梆、鈴等;有固定音高的如: 定音缸鼓、排鼓、雲鑼等。 依發音體的不同則可分為:金屬、竹木、皮革三大類,音響效果各具 特色。 我國的民族打擊樂器不僅是節奏性樂器,而且每組打擊樂群都能 獨立演奏,對襯托音樂內容、戲劇情節的變化和加重音樂的表現力都 具有重要作用。 (鼓) 鼓是我國歷史上出現最早的打擊樂器,據說伊耆氏時有土製的鼓, 夏后氏十有一種架了支撐物的鼓,殷墟甲骨文的鼓字字形,以形象表達 了當時鼓的構成。 鼓是屬於膜振動樂器,通常是以動物的皮革作為鼓皮,施加張力蒙於 鼓框上。鼓身是鼓的共鳴體,一般以木製成略呈弧形。 (大鼓) 大鼓是鼓中體積較大的,也叫大堂鼓,聲音低沈渾厚,力度變化 很大,在樂隊中有烘托氣氛的效果。 (堂鼓) 堂鼓外型與大鼓相同,體積較小,聲音高亮而富有彈性,多用於 戲曲伴奏及民間器樂合奏,在鑼鼓音樂中居領導地位。 (缸鼓) 缸鼓又稱花盆鼓,音色較大鼓柔和。 (小鼓) 小鼓又稱京堂鼓或戰鼓,體積較小,餘音較短,適合演奏密集音型。 (象腳鼓) 象腳鼓是雲南省傣族的打擊樂器,常為傣族舞蹈伴奏,具有民族 色彩。 (排鼓) 排鼓是根據民間應用的中型堂鼓和腰骨改製的,由五個體積不同的 鼓組成,兩面蒙皮,可翻轉演奏,可調節音高。 排鼓音響效果豐富,特別擅長表現熱烈歡騰的情緒,在樂隊中常作 華彩樂段的獨奏。 (鑼) 鑼的使用範圍很廣,公元六世紀傳入我國,發展成具有豐富表現力的 樂器。 在西方管弦樂團中,鑼也是不可或缺的樂器。 鑼的構造簡單,呈圓形、弧面,敲擊鑼面中央發音。 中央部分略高處稱為「臍」,其大小是決定音高的主要因素,也有 突起成半圓形的球狀。 (大鑼) 大鑼銅製,直徑較大,聲音宏大低沈,餘音較長,適合用來渲染氣氛 和加強節奏。 (鋩鑼) 鋩鑼是雲南省傣族、景頗族的打擊樂器,流行於四川、廣西、廣東等 地區。鋩鑼中央有圓形突起,音色柔和,是節奏性樂器。 (小鑼) 小鑼又稱手鑼,鑼面較小,以薄木片敲擊,音色柔和、清亮, 有活潑帶上滑音的效果,增添歡樂氣息,在戲劇伴奏中廣泛使用。 (雲鑼) 雲鑼又稱雲璈,由若干音高不同的小鑼組成,音色明亮、華麗, 富有歡愉氣氛。 (鈸) 鈸在我國出現的年代較鑼稍早,可能在公元四世紀隨天竺樂由印度 傳入,宋代以後,鈸在宮廷和民間普遍使用。 鈸是體振動樂器,以中央突起半圓形為固定點,四周銅板振動發音, 屬無固定音高樂器。 (大鈸) 大鈸直徑較大,邊緣微向後翻起,與西方管弦樂團所用稍有不同, 大鈸聲音宏亮而悠長。 (小鈸) 小鈸直徑較小,發音清脆、明亮,宜表現歡快、熱鬧的場面。 (板) 板也稱拍版,由幾塊堅實的木板組成,無固定音高。 板發音短促、聲音堅實,多用於戲曲音樂和器樂合奏,是節奏樂器。 (梆子) 梆子大約在清末明初時,隨梆子戲的興起而流行,可分為河北梆子 和南梆子兩種。 河北梆子是以兩根大小不等的硬木棒互擊發音;南梆子是長形中空的 木製體,以木棒敲擊。 梆子音色清脆、短促,常用於戲曲伴奏或器樂合奏。 (木魚) 木魚狀似魚頭,無固定音高,以木槌敲擊發音。 木魚音色空洞、短促,是節奏性樂器,多配合輕快、活潑的曲調 運用。 (碰鈴) 碰鈴又稱星,狀似小碗,銅製。 碰鈴聲音清脆,餘音較長,常配合優美抒情的曲調演奏。 (罄) 罄又名錞,狀如鐘而仰座,銅製,以木棒擊邊,發聲餘韻甚長。 |
本站公告:〔您越需要我們,我們就越有創意〕 | 本站說明書:〔發現故鄉還有改進的地方,請來信告訴原丁們〕 |
觀察應用學習點數 :〔咱的故鄉有您的參與,會使我們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展現更豐富精彩的學習畫面〕 | 〔期待藉由無障礙網頁設計,能讓視障小朋友更愛看書、更愛寫作且更愛學習〕:盲用電腦「心得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