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北管?何謂南管? 關於南管 南管是台灣傳統音樂的一大系統,除了南管館閣之外,它的曲目 也用用於太平歌、車鼓、南管戲、交加(高甲)戲之中,甚至傀儡戲、 道教儀式也都吸收了部份的南管曲調。南管流行於台灣西部沿海經 濟發達的泉州籍居民聚集的城市,在商品式娛樂未發達之前,南管是 城市有閒階層的主要娛樂。當時經濟較闊綽的民眾,常自發地組織音 樂性團體,聘請專精於南管音樂的人士為館先生,以指導社區內的子 弟演奏或演唱南管,以提供一種具有藝術內涵的休閒生活,一方面也 藉以陶冶子女的情性。 南管是一種群體性的音樂,它的曲目,以南管人的說法可分為三 類,即指、曲、譜,如以演出型態分類,可簡單地分為器樂與歌樂, 指與譜為器樂,曲為歌樂,它們的樂隊編制都相同地為琵琶、洞簫、 二絃、三絃以及拍板,如為歌樂則由演唱者執拍板以制樂節。 從曲調名稱、樂器結構、樂器種類與型制、記譜法等方面的綜合 分析,毫無疑問地可證明南管乃唐宋時期以來流行於以高層次文化、 經濟為背景的階層,為一種講究音色與頓挫變化的音樂,音量為中庸 型,曲調的波動不大,大致維持在十二度左右(即八度之外又五度)。 換言之,南管音樂的音響特徵為音量小、曲調平穩,故欣賞前仍需 有準備工作,即定心靜氣,將注意力轉移於音樂的音色與頓挫之上, 久而久之,將能體會並享受南管音樂恬靜之中隱含力道的韻味。 關於北管 北管是台灣傳統音樂的另一系統,曲目的分佈比南管更廣,除了 北管館閣之外,布袋戲、傀儡戲、歌子戲的後場都有北管樂,各種陣 頭式的鼓吹所吹奏的曲目仍為北管。北管流行於漳州籍居民的城市及 鄉村,一般言之,參與者都屬生活無虞的農民或勞動階層。 北管仍為群體性音樂,它的樂曲種類較多,包括器樂、歌樂、以 及戲曲;器樂分為鼓吹樂與絲竹樂,鼓吹樂以嗩吶及鼓、鑼、鈸等合 奏,俗稱為「牌子」,音樂充滿熱鬧活潑的情趣,常用於迎神賽會或 婚嫁、喪葬的導迎陣頭;絲竹樂以絃類及竹吹類樂器合奏,俗稱為「 譜或「絃譜」,曲風文靜,除了用於閒居排場,也用於各類戲據的過 場樂;歌樂為以絲竹樂器伴奏的歌曲,曲風典雅,演唱技巧高,俗稱 為細曲或崑腔、大小牌。戲曲分為扮仙戲、福路戲、西皮戲;扮仙戲 為吉慶劇,樂曲屬元明時期的北曲系統,演唱時以海笛為主要伴奏樂 器;福路戲為較早傳入台灣,故又稱為舊路,音樂風格高亢,演唱時 以俗稱殼子絃,即提絃、或椰胡為主要伴奏樂器;西皮戲於稍晚傳入 台灣,故也稱為新路,曲調包括西皮與二黃,與平劇為同一系統,演 唱時以俗稱吊鬼子,即京胡為主要伴奏樂器。 由於北管的樂曲種類多,演出形式也較為複雜,一般民眾容易接 觸到的,乃以鼓吹類音樂或戲劇表演為多,而這些場合都與迎神賽會 或民俗活動為背景,故予人以北管樂就是民俗音樂的印象。事實上北 管音樂仍有一定層次的藝術內涵,即使生命力最強的鼓吹樂,其曲目 如<一江風>、<新水令>、<甘州歌>等,仍源自中古時期的文人 音樂傳統。至於具有高層次演唱技巧的細曲類音樂,從著名的歌者 王宋來先生演唱中,不難體會它的藝術欣賞價值。 |
本站公告:〔您越需要我們,我們就越有創意〕 | 本站說明書:〔發現故鄉還有改進的地方,請來信告訴原丁們〕 |
觀察應用學習點數 :〔咱的故鄉有您的參與,會使我們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展現更豐富精彩的學習畫面〕 | 〔期待藉由無障礙網頁設計,能讓視障小朋友更愛看書、更愛寫作且更愛學習〕:盲用電腦「心得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