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標題: 《名醫專欄》腦中風 復健訓練主流療法
 



更新日期:2010/02/23 00:07 文/韓德生﹙台大北護分院復健醫師﹚
「腦中風」指的是腦部血管阻塞或出血而造成持續性神經損傷的一種疾病,發生突然,常造成不可恢復的後遺症;包括熟悉常見的肢體運動困難(半身不遂)、顏面神經麻痺(嘴歪眼斜)、感覺神經麻痺,乃至較少發生的失語症、吞嚥困難、半邊忽略等等;更有甚者,直接造成死亡。


由於腦部是人體中樞總指揮,藉由周邊神經掌管全身的功能,所以腦中風的症狀千奇百怪、因人而異。每年因腦中風死亡的人數僅次於癌症及心臟病,高居台灣十大死因第三名,造成個人、家庭及社會的重大損失。


「預防重於治療」是腦中風的第一原則。促成腦中風發生的危險因子包括了: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高血脂症、頸動脈狹窄及家族史等等。若有上述危險因子,病友應尋求相關科別醫師檢查、積極治療以避免腦中風的發生。


要是真的發生腦中風怎麼辦?對於腦中風發作應比照心臟病發作處理,務必在最短時間內送到急診室,經過神經學檢查及電腦斷層來給予正確診斷。若在症狀發生三小時內,對於缺血性中風可給予血栓溶解劑治療,出血性中風則可視臨床症狀考慮開刀清除血塊;和過去保守治療的結果相比,留下後遺症比例大為降低。然因上述積極治療的條件嚴格,能提供的醫療院所亦有限,故大部份中風病人仍是接受支持性保守療法,給予各項生理監測,提供復原最佳環境。


對於中風後遺留的功能缺損,復健訓練則是其主流治療。依照中風後不同階段給予如下的治療──


急性期:約在中風後一周內(缺血性中風短些,出血性中風則較久),腦部組織因缺血、灌流不足,身體會主動昇高血壓以期增加腦部血流。此階段重點在穩定血壓、心跳、體溫等生命跡象,臥床休息以避免不必要的代謝增加。


有嗆咳或吞嚥困難情形者,需插入鼻胃管協助進食並預防吸入性肺炎發生;若有意識不清或尿液滯留的現象,則需插入尿管以避免膀胱漲壞。這個階段目的讓病人在穩定的狀態下,限制腦部損傷範圍的繼續擴大。復健處方以被動性關節運動、正確擺位以維持關節活動度完整為主;對於相對穩定的病患,則可訓練床上翻身、坐起以增獨立性。


亞急性期:約在中風後一周至數月間,此時病患生命跡象穩定,又稱為復健黃金期,目的在持續限制病患之神經損傷、促進神經修復或再生、提供各式輔具以彌補身體喪失的功能。


復健科醫師視病人失能程度而處方不同專業的治療:物理治療處理肢體運動困難、步態異常或平衡失調;職能治療則著重於日常生活訓練、職業評估及肢體功能訓練;語言治療師協助失語症、口齒不清等語言或言語障礙病患;義肢裝具師製作適當輔具以彌補喪失的肢體功能;臨床心理師給予病患心理衡鑑及治療;社會工作師提供保險諮詢、社會資源及相關轉介;而復健護理師則執行每天的大小便訓練、褥瘡護理等工作。在多專業的共同努力之下,創造病人最佳的預後。


慢性期:約在中風後數月至年餘,此時多數病人神經學狀態穩定,視恢復程度不同,有的重回職場,有的則於居家或安養護機構照護。重點在於維持殘存生理機能及復健成果,避免臥床或長期不動造成廢用症候群。

回 · 健康你我他 這一篇文章封面


本文張貼者:胖胖〔張貼時間:民國99年2月23日(星期二)16點27分〕 | 寫信給胖胖

部落格首頁


學習的故鄉首頁
本站公告:〔您越需要我們,我們就越有創意〕 本站說明書:〔發現故鄉還有改進的地方,請來信告訴原丁們〕
觀察應用學習點數 :〔咱的故鄉有您的參與,會使我們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展現更豐富精彩的學習畫面〕 〔期待藉由無障礙網頁設計,能讓視障小朋友更愛看書、更愛寫作且更愛學習〕:盲用電腦「心得分享」
〔為了讓我們有乾淨的學習環境,請勿任意在本站散播商業廣告與不合法文件或聯結〕:本站宣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