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標題: 孔子拜童為師
 



昔 仲 尼, 師 項 橐
古 聖 賢, 尚 勤 學。
(譯文)
孔子曾拜七歲的項橐為師。古代的聖人如此好學,我們更應勤學苦練。

(註釋)
仲尼:孔子,自仲尼。
項橐:魯國的神童,又作相托。

(故事) 孔子拜童為師

在求知的道理上,對不懂的問題,要虛心向別人請教不以年齡長幼為限,不以低位尊卑為忌,不以問卜如自己的人為恥。這樣的學習才會有進步。

有一次,孔子和學生們外出,在途中,他們看到一群孩子在用石頭砌城牆玩。當他們一行人走到跟前時,小孩子們也不讓路,孔子的學生叫他們讓路。這時,有一個叫項橐的孩童理直氣壯地說:「只有車子繞城牆過,哪有拆城讓車過的道理。」孔子聽了很驚訝,小小的年紀能懂得這般道理?他決定考考項橐。

孔子走下車來,慈善地問他:「什麼火無煙?什麼水無魚?什麼山無石?什麼樹無枝?」項橐全答對了,孔子點點頭稱讚他聰明。然而項橐卻說:老先生提的問題,我都答完了,現在輪到我向老先生提問題了:鵝、鴨為什麼能浮在水上?松、柏為什麼能一年四季長青?」孔子卻答錯了。他連忙向項橐請教,當聽完孩童的純真、獨特的答案後。孔子笑著說:「你當了一回我的老師啊!」

從前在春秋時代,有一個神童名叫項橐(也作項託),天生奇慧,當他七歲時,即與二個小孩在路上玩築城遊戲,土城築好後,他便在城內。
剛好孔子周遊列國,所乘坐的馬車路過,便對他說:「何不避車」
他答道:「昔聞聖人有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和人情,從古至今,只聞車避城,豈聞城避車?」
孔子一時無辭以對,就命馬車繞道避城,並對他說:「你年雖小,知事甚大。」
他答道:「吾聞魚生三日,遊於江海;兔生三日,盤地三畝;馬生三日,趁及父母;人生三日;知識父母;天生自然,何言大小。」
孔子又問他說:「你知何山無石?何水無魚?何門無關?何車無輪?何牛無犢?何馬無駒?何刀無環?何火無煙?何人無婦?何女無夫?何日有餘?何雄無雌?何樹無枝?何城無使?何人無字?」
項橐答道:「土山無石,井水無魚,空門無關,輿車無輪,泥牛無犢,木馬無駒,砍刀無環,螢火無煙,仙人無婦,玉女無夫,冬日不足,夏日有餘,孤雄無雌,枯樹無枝,空城無使,小人無字。」
孔子說:「善哉!善哉!吾與你共遊天下,可得已否?」
他回答說:「吾不遊也,吾有嚴父,當須侍之;吾有慈母,當須養之;吾有長兄,當須順之;吾有小弟,當須教之,所以不得隨君去也。」
孔子又說:「吾車中有雙陸局,共你博戲如何?」
他回答說:「吾不博戲也。天子好博,風雨無期;諸候好博,國事不治;吏人好博,文章稽遲;農人好博,耕種失時;學生好博,不讀詩書;小兒好博,答鞭及之;此是無益之事,何用學之。」
孔子又說:「吾與你平卻天下,可得已否?」
他回答說:「天下不可平也,或有高山,或有江海,或有公卿,或有奴婢,是以不可平也」
孔子又說:「吾與你平卻高山,塞卻江海,除卻公卿,棄卻奴婢,天下蕩蕩,豈不平乎?」
他回答說:「平卻高山,獸無所依,塞卻江海,魚無所歸;除卻公卿,人作是非;棄卻奴婢,君子使誰?」



本文張貼者:張老師〔張貼時間:民國99年5月14日(星期五)13點29分〕

部落格首頁


學習的故鄉首頁
本站公告:〔您越需要我們,我們就越有創意〕 本站說明書:〔發現故鄉還有改進的地方,請來信告訴原丁們〕
觀察應用學習點數 :〔咱的故鄉有您的參與,會使我們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展現更豐富精彩的學習畫面〕 〔期待藉由無障礙網頁設計,能讓視障小朋友更愛看書、更愛寫作且更愛學習〕:盲用電腦「心得分享」
〔為了讓我們有乾淨的學習環境,請勿任意在本站散播商業廣告與不合法文件或聯結〕:本站宣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