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標題: 轉貼:新五代使 零關賺序題庫
 



甲•單一選擇題
B)1.(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
人事哉?)意謂 A•形勢是客觀
的,成之於人 B一切操之在我
C謙虛待下,事無不成 E時
勢非由人力所造成。
C)2.(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
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矣。)意謂
A自取其辱 B政治隆污,
由於人心之振靡 C禍福均由自取 D王業非一日所能成功。
A)3.(燕王,吾所立;契丹,與吾
約為兄弟,而皆背晉以歸梁。)意謂
A過河拆橋,忘恩負義 B•
兄弟相爭,反目成仇 C•各擁重
兵,趁機反正 D•創業維艱,守
成不易。
D)4.(此三者,吾遺恨也。)三者
係指 A•誓天斷髮,泣下沾襟 B•
數十令人困之而身死國滅 C•
未及見賊而士卒離散 D•契丹
與吾約為兄弟,背晉以歸梁。
D)5.(燕王,吾所立;契丹,與吾
約為兄弟。)意指 A•朱全忠與
子克用之事 B•李存勗與李克
用之事 C•皇甫暉與李存勗之
事 D•劉仁恭父子與耶律阿保
機之事。
A)6.(與爾三矢,爾其忘乃父之
志。)意謂 A以矢誓事,遺言
復仇 B•以矢勵志,遺言發揚光
大 C•以矢明志,遺言勿負人民
重託 D•以矢盟誓,同進同退。
C)7.(其後用兵,則遣從事以一
少牢告廟。)意謂 A抗禦敵寇,
盼先人保祐 B•出兵抗敵,誓言
固守城牆 C•出兵之前祭祖,謹
慎將事 D•出兵之前請出神主,
以示全力抗戰。
B)8.(其後用兵,則遣從事以一
少牢告廟,請其矢,盛以錦囊,
負而前驅。)意謂 A•請出利器,
以與敵人作殊死戰 B以矢勵
志,祭祖滅讎 C•祭祖誓師,以
勵軍心士氣 D•祭告祖先,不滅
敵人誓不回。
B)9.(係燕父子以組,函梁君臣
之首。)意謂 A•濟助梁與燕國
B•消滅梁燕 C•與梁燕結盟 D•
得梁燕君王之同意。
A)10.(方其係燕父子以組,函梁
君臣之首入於太廟,還矢先王,
而告以成功,其意氣之盛,可謂
壯哉!)意謂 A武功鼎盛,無
忝所生 B•所向披靡,濟弱扶傾
C•天下太平,諸國來朝 D•夷
狄進貢,入廟叩恩。
A)11.(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意謂
A代償父志 B•自矜功伐
C•沾沾自喜 D•武功勝過先王。
C)12.(一夫夜呼,亂者四應。)意謂 A•郭從謙起兵,叛亂四起 B•
李嗣源兵起,響應者多 C皇甫
暉起事,叛兵四起 D•朱全忠兵
至,叛賊紛紛響應。
D)13.(一夫夜呼,亂者四應。倉皇
東出,未及見賊而士卒離散。)意謂
A•士兵向東逃竄,賊人從
後追趕 B•賊寇來勢洶洶,士兵
力戰之後不敵 C•匆促來自東
方,遇敵伏擊卒一蹶不振 D猝
起不意,眾盡失其度。
B)14.(君臣相顧,不知所歸。)意謂
A•面面相覷,無計可施 B互相照顧,不願再返朝廷 C•君
臣相依為命,不知何時始能返
朝 D•君臣盟誓,不返朝廷絕不
罷休。
C)15.(滿招損,謙受益。)意謂 A•
驕滿自招毀謗,謙虛則能關懷
別人 B•驕滿必損他人,謙虛始
能獲益 C驕滿自速其禍,謙謹
必然獲益 D•驕滿自欺欺人,謙
虛始能得到益處。
D)16.(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
亡身。)意謂 A•不以物喜,不
以己悲 B•進亦憂,退亦憂 C•
不以物傷性,則何適而非快 D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B)17.(方其盛也,舉天下之豪傑
莫能與之爭。)意謂 A•無所不
為 B所向披靡 C•獸奔鳥竄 D•
身死國滅。
B)18.(方其盛也,舉天下之豪傑
莫能與之爭;及其衰也,數十令
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意謂 A•滿招損,謙受益 B•憂
勞興國,逸豫亡身 C•防微杜漸,
一葉知秋 D•驕矜自大,坐失先
機。
D)19.(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
勇多困於所溺。)意謂 A•禍患
由隱微處產生,智勇多為環境
所困 B•禍患並非來自細小之
事,智者勇者疏忽而致禍 C•禍
患來自細小之事,但智勇的人
多能於困境之中防範 D禍患
常發於至微,智勇者多迷於所
戀。
C)20.(係燕父子以組。)意謂 A•
將燕王父子請至京師 B•俘虜
燕王父子而斬首示眾 C用繩
索拴著燕王父子 D•燕王父子
請降而入朝進貢。
乙•多重選擇題
BDE)1.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 A•
世言晉王「之」將終也,往也 B(與)爾三矢,給也 C•爾其無忘(乃)父之志,我也 D•(抑)本其
成敗之跡而皆自於人歟,還是 E
以三(矢)賜莊宗,箭也。
AE)2.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 A(本)其成敗之跡,推究 B•係燕
父子以組,「係」指繩索,(組)
指縛也 C•及仇(讎)已滅,人
也 D•(函)梁君臣之首,木匣 E泣下(沾)襟,弄溼。
ACD)3.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 A•
智勇多困於所(溺),沉迷 B•(
舉)天下之豪傑莫能與之爭,則
也 C逸(豫)可以亡身,樂也 D君臣相顧,不知(所)歸,處也 E•(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本來。
ABC)4.下列成語解釋,何者為正確
A憂勞興國:憂患勤勞可以使
國家興盛 B逸豫亡身:安逸享
樂可以使自己喪命 C身死國
滅:人死國亡 D•禍積忽微:禍
患由於突然降臨 E•智困於溺:
智者被人陷害。
BC)5.下列成語解釋,何者為正確
A•係之以組:意指隨遇而安 B•
一呼四應:喻附從者多 C君臣
相顧:謂面面覷 D•莫與之爭:
謂智勇雙全 E•少牢告廟:謂即
日出兵。
BCD)6.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A•「莊
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
之者」在於(天命) B(此三者,
吾遺恨也)意指晉王死不瞑目
之事 C(禍患常積於忽微)意
同(天下之事,常發於至微,而
終為大患) D(智勇多困於所
溺)意謂(玩物喪志) E•(抑本
其成敗之跡而皆自於人歟)意
謂興衰成敗均由客觀的環境所
造成。
D)7.下列「」中之字義,何者兩兩
相同 A•(與)爾三矢,爾其無
忘乃父之志;莊宗之所以得天
下,(與)其所以失之者 B•「盛」
以錦囊,負而前驅;其意氣之「
盛),可謂壯哉 C•(舉)天下之
豪傑莫能與之爭;今乃得翫之
几席之上,(舉)目而足 D未
及見賊而士(卒)離散;殺一老(
卒),何甲也 E•憂勞可以興國,
逸豫可以「亡」身;「亡」命走山
澤耳,不能忍君苦也。
AB)8.下列「」中之字義,何者兩兩
相同 A(爾)其無忘(乃)父之
志 B(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
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於人
歟 C•君臣相顧,不知所「歸」;
後五年,吾妻來「歸」 D•盛以
錦囊,「負」而前驅;兩生素「負」
多才藝 E•禍患常積於忽「微」;
吾觀三代以下,世衰道「微」。
ABC)9.下列「」中之詞性,何者屬於
動詞 A(原)莊宗之所以得天
下 B(誓)天斷髮,泣下沾襟 C(係)燕父子以組 D•爾其無忘(
乃)父之志 E•及仇(讎)已滅,
天下已定。
ACE)10.(朱全忠、劉仁恭不念舊恩,□□□□,
故遭後唐莊宗所滅。)缺空成語
可以是 A背晉歸梁 B•誓天斷
髮 C過河拆橋 D•政通人和 E朝濟夕築。
ABC)11.(當此國難,□□之士應戮力
國事,毀家紓難。)缺空詞語可
以是 A縉紳 B薦紳 C軒冕
D•勝國 E•詭譎。
ACD)12.(天下之事,常發於□□,而
終為大患。)缺空詞語可以是 A忽微 B•忽忽 C區區 D戔戔
E•無計。
ABC)13.(能夠分憂解勞的□□,才能
嬴得主官的信任。)缺空詞語可
以是 A從事 B麾下 C僚屬
D•布衣 E•黔首。
ABC)14.(連橫之父語之曰:□為臺灣
人,不可不知臺灣事。)缺空的
字可以是 A若 B乃 C爾 D•
儕 E•徒。
AB)15.歐陽修 A幼時家貧,以荻
畫地學書 B提倡古文,以明道
致用為主 C•喜獎掖後進,范仲
淹、司馬光皆蒙提攜 D•與宋祁
合撰舊唐書,又獨纂新五代史 E•
晚年放情詩酒,自號放翁。
BDE)16.歐陽修 A•為官剛直敢言,
支持曾鞏倡導的(新政)主張 B北宋文壇的領袖,詩文革新運
動的主將 C•與古文家梅堯臣,
詩人尹洙交游,日為古文詩歌,
聲名益顯 D詩詞清麗明媚,語
近情深 E著有新五代史、毛詩
本義等書。
BCD)17.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A•本文
為伶官傳前的序,屬於文序,性
質同於韓愈師說 B伶官傳係
記敬新磨、景進、史彥瓊、郭從
謙等人敗政亂國的行跡 C以
後唐莊宗一生行跡為主,敘其
寵信伶官致遭殺身之禍 D以(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
於所溺)為其結論 E•文中緊扣「
盛衰」二字,全以短句鋪陳,故
其文氣頗為暢盛。
BCE)18.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A•以莊
宗得與失天下做為教訓,歸出
國家興衰在於「天命」,而非「
人事」 B•三矢誓事係指梁為其
仇、燕為所立而背之、契丹約為
兄弟而叛晉 C•以得失、人事天
命、盛衰、憂勞逸豫等兩相對比,
文旨頗為鮮明 D•本文前敘,以
揚筆極寫武功之盛;以抑筆極
寫衰敗之速;後部為議,作者提
出賂敵的不當 E•本文與其說
是為伶官作傳,不如說是為李
存勗作傳。
ABCDE)19.韓愈與歐陽修 A兩者皆唐
宋古文運動領袖 B兩者皆刻
苦為學,前者通六經百家之書,
後者亦博極群書 C歐陽修探
研昌黎文集,倡為古文 D前者
力主文以載道之說 E後者為
文以明道致用為主。
ABE)20.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A•對比
處處可見,如盛與衰、人事與天
命、憂勞與逸豫等,不一而足 B•
偶散句型錯綜,如(滿招損,謙
受益」句,屬於對偶 C•(盛以
錦囊)屬於轉化修辭 D•(函梁
君臣之首)句,屬於錯綜句法 E•
本文篇幅不長,但因史實配合
得當,故其波瀾、節奏均能恰到
好處。
•閱讀測驗
吾以謂自古忠臣義士,多出於
亂世,而怪當時可道者何少也?
豈果無其人哉?雖曰干戈興,學
校廢,而禮義衰,風俗隳壞,至
於如此,然自古天下未嘗無人
也。吾意必有潔身自負之士,嫉
世遠去而不可見者。自古賢材
有韞於中而不見於外,或窮居
陋巷,委身草莽,雖顏子之行,
不遇仲尼而名不彰。況世變多
故,而君子道消之時乎?吾又以
謂必有負材能,修節義而沉淪
於下,泯沒而無聞者。求之傳記,
而亂世崩離,文字殘缺,不可復
得,然僅得者四五人而已。[新
五代史一行傳序]
A)1.(自古忠臣義士,多出於亂
世。)是因 A板蕩識忠貞 B•
傳記彰揚之功 C•天地閉,賢人
隱 D•亂世多變故,人才輩出。
C)2.(禮義衰,風俗隳壞,至於如
此,然自古天下未嘗無人也。)
句中(天下未嘗無人也)意謂 A•
天下未曾沒有傷風敗俗者 B•
天下未曾因學校廢弛而沒有受
教育者 C天下未曾沒有忠臣
義士 D•天下未曾沒有人類存
在。
B)3.(自古賢材有韞於中而不見
於外。)意謂 A•自古賢材多將
善心藏於心中而不自矜 B自
古賢材將才幹藏於身內而不外
現 C•自古以來稱為賢人者皆
隱居不仕 D•自古以來有德者
不必有才。
C)4.(雖顏子之行,不遇仲尼而
名不彰。)意謂 A•亂世易顯君
子之德 B•顏子遇亂世而隱居
不仕 C世有道則君子用世,世
無道,君子則隱 D•頻子依附孔
子,始能顯名於世。
B)5.五代忠臣義士可道者如此少
的原因是 A•天下無人 B嫉世
遠去而不見 C•學校廢,禮義衰,
故無忠義之士 D•安其祿而立
其朝。
多重選詳解:
1.(A)「之」,語助詞,無意義;
(C)「乃」,汝也
2.(B)「係」「組」之意相反;
(C)仇也;(D)用匣子裝著
3.(B)全也;(E)推究事物的本原
4.(D)禍患常由細微的因素所累
積而成;(E)智者常被迷戀的事
物所困惑
5.(A)用繩子捆綁;(D)無法和他
相爭;(E)用豬羊祭告祖廟
6.(A)在於人事;(E)從他成敗的
事蹟去推究,不都來自人為的
嗎?
7.(A)給;和 (B)裝;大(C)全;
張也(E)滅亡;無也
8.(C)往;女子出嫁(D)背;自負
(E)細微;衰微
9.(D)汝,代名詞(E)仇,名詞
12.(B)失意貌
13.(D)(E)皆指百姓
15.(C)二者未蒙提攜;(D)新唐
書;(E)中年號醉翁
16.(A)支持范仲淹「慶曆」
新政;(C)古文家尹珠,詩人
梅堯臣
17.(A)韓愈「師說」屬贈序;
(E)不全以短句鋪陳
18.(A)國家興衰在於「人
事」;(D)本文莊宗並未賂敵
20.(C)不屬轉化;(D)函字轉


回 · 國文 這一篇文章封面


本文張貼者:蓁伶〔張貼時間:民國99年1月28日(星期四)9點28分〕 | 寫信給蓁伶

部落格首頁


學習的故鄉首頁
本站公告:〔您越需要我們,我們就越有創意〕 本站說明書:〔發現故鄉還有改進的地方,請來信告訴原丁們〕
觀察應用學習點數 :〔咱的故鄉有您的參與,會使我們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展現更豐富精彩的學習畫面〕 〔期待藉由無障礙網頁設計,能讓視障小朋友更愛看書、更愛寫作且更愛學習〕:盲用電腦「心得分享」
〔為了讓我們有乾淨的學習環境,請勿任意在本站散播商業廣告與不合法文件或聯結〕:本站宣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