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標題: 轉貼:晉敗秦師於殽
 



〈晉敗秦師於殽〉     左丘明
題解
選自《左傳》。《左傳》是以《春秋》為綱的邊年體史書,記載魯隱公元年至哀公二十七年(前七二二至四六八)二百五十多年間,各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歷史。作者及成書時代,歷來有很多爭論,一般的看法,《左傳》是春秋時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後來經過許多人增補而成。至於它的性質,有人認為它是一部獨立的歷史著作,也有人認為它是專為解釋《春秋》而作。若就文學的角度而言,《春秋》僅是一種大事記式的記錄,而《左傳》敘事詳贍,出現戲劇性的故事情節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標示著我國歷史散文的成熟。
〈晉敗秦師於殽〉敘述周襄王二十五年(前六二七),東西方兩大強國晉、秦的第一次戰役。殽(一ㄠˊ),同「崤」(一ㄠˊ),山名,在今河南洛寧縣。有兩山,相距三十五公里,峻阜絕澗,山路奇狹,不能同時容兩車並行,故為形勢絕險之地。此次戰役發生的始末,先是周襄王二十二年(前六三○),秦晉兩國原本同盟,共同圍攻在晉楚爭霸的城濮之役中,背晉親楚的鄭國。值此危急存亡之際,鄭文公重新起用大夫燭之武。燭之武洞悉秦晉兩強爭霸中原的潛在衝突,於是成功地分化秦晉聯盟,說服秦穆公退兵,並派兵助鄭庶守,而晉文公也因秦穆公曾大力幫助他回國即位,不想與秦正面衝突。周襄王二十四年(前六二八),晉文公卒,國際情勢丕變。晉國主戰派如卜偃、原軫等,深知秦晉爭霸中原之戰,勢所難免,與其被動應戰,不如主動出擊。於是便在周襄王二十五年,趁秦欲裡應外合襲鄭不成,班師回國的機會,在殽設伏兵攔截,以逸待勞,大敗秦軍。

作者
左丘明,相傳是春秋末年時的魯國太史。文獻闕佚,如今對他的生平,所知十分有限。《論語•公治長》曾載:「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可見是一個真誠正直的史官。

課文
晉原軫○1曰:「秦違蹇叔○2,而以貪勤民,天奉○3我也。奉不可失,敵不可縱;縱敵患生,違天不祥;必伐秦師。」欒枝○4曰:「未報秦施而伐其師,其為死君乎」先軫曰:「秦不哀吾喪,而伐吾同姓,秦則無禮,何施之為?吾聞之:一日縱敵,數世之患也。謀及子孫,可謂死君乎?」遂發命,遽興姜戎○5。子墨衰絰○6,梁弘御戎,萊駒○7為右。夏四月辛巳,敗秦師於殽,獲百里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以歸。遂墨以葬文公。晉於是始墨○8。

○1原軫  晉大夫,即下文「先軫」,因食采邑於原,故又稱原軫。
○2蹇(ㄐ一ㄢˇ)叔  秦賢大夫      
○3奉  與。       
○4欒(ㄌㄨㄢˊ)枝 晉大夫。
○5遽興姜戎  用驛重傳令姜戎起兵攻秦。姜戎,秦晉間的一個種族,一向被秦壓迫,所以這一次肯和晉聯合,為晉出力。
○6子墨衰(ㄘㄨㄟ)絰(ㄉㄧㄝˊ)  晉襄公將喪福染黑,在繫上絰帶。子,指晉襄公,因文公未葬,故稱「子」;墨,動詞,染黑;衰,白色孝服;絰,麻布腰帶。
○7梁弘、萊駒 皆晉大夫。
○8晉於是始墨 從此以後,穿黑色喪服就成為晉人的習俗。

文嬴○9請三帥,曰:「彼實構○10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厭;君何辱討焉?使歸就戮於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公許之。先軫朝。問秦囚。公曰:「夫人請之,吾舍矣。」先軫怒曰:「武夫力而拘諸原○11,婦人暫而免諸國○12,墮君實○13而長寇讎,亡無日矣!」不顧而唾○14。公使陽處父○15追之,及諸河,則在舟中矣。釋左驂,以公命贈孟明○16,孟明稽首曰:「君之惠,不以纍臣釁鼓○17,使歸就戮於秦。寡君以為戮,且死不朽○18,若從君惠而免之,三年將拜君賜○19。」
秦伯素服郊次○20,鄉師而哭,曰:「孤違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21。「孤之過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22!」

○9文嬴  晉文公的夫人,秦穆公的女兒,晉襄公的嫡母。
○10構  挑撥離間。
○11武夫力而拘諸原  戰士花了很大的力氣才在戰場上將他們擒獲。原,原野、戰場。
○12婦人暫而免諸國  一個女人倉卒之間就輕易地在國中將他們釋放。暫,倉卒之間。
○13墮君實  毀損晉國的戰果。
○14不顧而唾  不顧在襄公面前而吐口水。
○15陽處父  晉大夫。
○16釋左驂(ㄘㄢ),以公命贈孟明  解下驂馬假託晉君的命令贈送給孟明。欲使孟明上岸拜謝,然後捉住他們。
○17不以纍臣釁鼓  不將我們這些俘虜殺死。纍臣,俘虜之臣;釁鼓,殺人以血塗鼓。
○18死且不朽  身雖死,忠於國家的聲譽不致磨滅。
○19三年將拜君賜  三年之後,再來拜領晉君所賜的禮物,言外之意,三年之後將再報仇伐晉。
○20郊次  在郊外等待著。
○21不替孟明  不罷黜孟明而復用之。
○22不以一眚(ㄕㄥˇ)掩大德  不因小過失而抹殺人的成就。眚,本指眼疾,引申為「過失」。

欣賞
本文的主題,文中晉大夫原軫「秦違蹇叔而以勤民」,這句話已有所提示,《左傳》文公元年,秦伯自己也承認殽的戰敗「是貪故也」、「孤實貪以禍夫子(按:指孟明)」。作者正是要透過殽之戰,秦敗於晉的歷史事實,闡明貪得無厭、利令智昏,必定遭致失敗下場的道理。全篇在敘述戰爭的過程中,不但塑造了生動的人物形象,也具體而微的表現出春秋大國爭霸、列強兼併的時代特質,其中一段外交說辭,委婉機鋒、曲折盡情,各具風格,尤其值得細細探究。



問題與討論
1.  晉文公生前曾得到秦穆公的大力幫助,所以一直不願和秦起衝突,他死了之後,晉國主戰派和主和派意見不一,如文中,你認為原軫說得對,還是欒枝說得對?為什麼?
2.  本文中文嬴、陽處父、孟明等人的對話,處處機鋒,含言外之意,試探討諸人話語中的表裡意涵。































〈五代史伶官傳序〉     歐陽脩
題解
  選自《新五代史•伶官傳》。伶官即樂官,〈伶官傳〉記載了景進、敬新磨、史彥瓊、郭從謙等伶官敗政亂國之史事,此為其序論部分。後唐莊宗李存勖在五代諸帝中本是武功顯赫的英王,懂音律,能製曲。然建國以後卻志驕意滿,耽於逸樂,日與伶官嬉戲,並將伶官擢至高位,任其敗政亂國,終於導致眾叛親離,身死國滅。本文即藉此說明「興衰得失」之由,以為後世鑒戒。

作者
  歐陽脩(一○○七 ─ 一○七二),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宋吉州吉水(今江西吉安)人。四歲喪父,由母親程氏教養,家貧無以為具,乃以荻畫地教其讀書。二十四歲中進士,官至參知政事。為人正直敢言,提攜後進不遺餘力。其散文內容充實,氣勢雄偉,又能平易自然、流暢婉轉,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曾與宋祁合修《新唐書》,並獨撰《新五代史》,著有《歐陽文忠集》。

課文
  嗚呼!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原○1莊宗○2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晉王○3之將終也,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梁○4,吾仇也,燕王○5,吾所立,契丹○6與吾約為兄弟,而皆背晉以歸梁。此三者,吾遺恨也。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莊宗受而藏之於廟○7。其後用兵,則遣從事○8以一少牢○9告廟,請其矢,盛以錦囊,負而前驅○10,及凱旋而納之○11。方其係燕父子以組○12,函梁君臣之首○13,入於太廟,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
  
○1原 考究原因。
○2莊宗  即李存勗,李克用之子,西元九二三年滅梁後即帝位,國號唐,史稱「後唐」。
○3晉王  即李克用,因平定黃巢之亂有功,封為隴西郡王,後又封晉王。
○4梁  指後梁太祖朱溫,原為黃巢亂軍將領,後降唐,與李克用一起平定黃巢軍有功,唐朝賜予「全忠」之名,封為梁王,後篡唐自立,國號梁,史稱「後梁」。
○5燕王  指劉守光之父劉仁恭,原為幽州軍吏,李克用攻取幽州後,建請朝廷授為盧龍節度使,後叛變,又曾打敗李克用,結下冤仇。仁恭子守光,勢力漸強,始自稱為燕王。
○6契丹  族名,領域在今遼寧、吉林、河北一帶。李克用於西元九○五年與契丹首領耶律阿保機結盟為兄弟,以抗朱溫,後阿保機背約,反與朱溫通好。
○7廟  宗廟。
○8從事  原指州刺史管轄下的佐吏,此處指一般部屬。
○9一少牢  古代祭祀牲禮,天子用太牢,即牛、羊、豬全備。諸侯用少牢,只有羊、豬二牲。此處只為「請矢」,非例行祭祀,故只用一少牢,即或羊或豬,只用一種。
○10負而前驅  背在身上,在前面開路。
○11納之  送回宗廟收藏。
○12係燕父子以組  西元九一二年,李存勗攻破范陽,俘燕王劉守光及其父劉恭仁,次年乃殺之。係通「繫」,綑綁。以,用。組,繩子。
○13函梁君臣之首  西元九二三年,李存勗攻破開封,梁末帝朱友貞(朱溫第三子)及其部將皇甫麟自殺,李存勗漆其首而函之,藏於太廟。函,木匣,作動詞用。

  及仇讎已滅,天下以定,一夫夜呼,亂者四應○14,倉皇東出○15,為及見賊而士卒離散,君臣相顧,不知所歸;至於誓天斷髮○16,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啟得之難而失之易歟?抑本其成敗之跡○17而皆自於人歟?
  《書》曰:「滿招損,謙受益○18。」憂勞可以興國,逸豫○19足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舉○20天下之豪傑莫能與之爭;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21,為天下笑。夫禍患常積於忽微○22,而智勇多困於所溺○23,豈獨伶人之也哉!作〈伶官傳〉。

○14一夫夜呼,亂者四應  西元九二六年,貝州(今河北清河)軍士皇甫暉等因聚賭不勝而作亂,一時間,邢州(今河北邢臺)、滄州(今屬河北省)等地駐軍相繼叛變。一夫,指皇甫暉。
○15倉皇東出  指李存勗於西元九二六年匆忙避亂至汴州(開封)之事。
○16誓天斷髮  叛亂發生後,李存勗派遣李克用養子李嗣源率兵鎮壓,嗣源又叛,佔領開封。李存勗詢問諸將有無計策相救,諸將百餘人皆截髮置地,誓以死報,君臣相對而泣。
○17抑本其成敗之跡  或者推究他成功和失敗的原由。抑,或。本,追究根本。跡,原由。
○18滿招損,謙受益  出自《尚書•大禹謨》,意謂驕矜自滿必招致災禍,謙卑退讓必獲得益處。
○19逸豫  安逸、享樂。
○20舉  全部。
○21身死國滅  李嗣源叛變後,伶官郭從謙從而作亂,率軍攻入宮中,李存勗身中流矢而亡。
○22忽微  形容極其微細之事。
○23溺  沈迷而無限制。

欣賞
本文以「盛衰得失」四字為通篇之主旨樞紐,並以人事之驗來證明其道理。首段先作總筆,標舉「盛衰之理」雖有天命,但更重要者乃在於人事作為。以此驗之於莊宗之得天下與失天下,其得失之因由,自可了然於心。
第二段承上敘事,以事說理。敘述莊宗秉承父親遺訓,誓報父仇,終於完成志願。此時他的內心充滿鬥志,奮發圖強,呼應首段「盡人事則興盛」的道理,也說明了莊宗「得天下」之因由。
第三段的敘事,由興盛轉為衰減,盛衰相形,成敗對照,而得失之理更加彰顯。推究其成敗之因,仍歸本於人為。
第四段為總結,引《尚書》「滿招損,謙受益」一語為證,仍是扣緊「盛衰得失」為立論根基,最後以「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總收全文作結。藉歷史之經驗教訓,警惕後世人主,其用心可謂深長。


問題與討論
1.  本文透過「天命」和「人事」的對比,探討二者與「盛衰得失」的關聯,這種觀點對我們的人生有何啟示?
2.  本文最後以「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作結論,請舉出歷史上相似的事例印證之。

回 · 國文 這一篇文章封面


本文張貼者:蓁伶〔張貼時間:民國99年1月28日(星期四)11點34分〕 | 寫信給蓁伶

部落格首頁


學習的故鄉首頁
本站公告:〔您越需要我們,我們就越有創意〕 本站說明書:〔發現故鄉還有改進的地方,請來信告訴原丁們〕
觀察應用學習點數 :〔咱的故鄉有您的參與,會使我們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展現更豐富精彩的學習畫面〕 〔期待藉由無障礙網頁設計,能讓視障小朋友更愛看書、更愛寫作且更愛學習〕:盲用電腦「心得分享」
〔為了讓我們有乾淨的學習環境,請勿任意在本站散播商業廣告與不合法文件或聯結〕:本站宣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