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不思蜀 「樂不思蜀」是起源於我國三國時代的故事。劉備去世後,由兒子劉禪繼位,劉禪的小名叫阿斗,是個愚笨無能的人。一開始,由於有諸葛亮等有才能的人輔佐,所以還沒有什麼大問題。後來,這些賢人先後去世,蜀國也就很快的被魏國滅了,劉禪因此投降被俘。 他投降後,被安排到魏國的京城許昌居住,並且封為安樂公。有一次,魏國的大將軍司馬昭請他喝酒,當筵席進行得酒酣耳熱時。司馬昭說:「安樂公,您離開蜀地已經很久了,因此我今天特別安排了一場富有蜀國地方色彩的舞蹈,讓你回味回味啊!」 這場舞蹈跳得劉禪身旁的部屬們非常難過,更加想念他們的家鄉。然而唯獨安樂公劉禪依然談笑自若,絲毫沒有難過的表情。司馬昭問道:「你還想不想回西蜀的家鄉呢?」劉禪答道:「這裡有歌有舞,又有美酒好喝,我怎麼捨得回西蜀國呢!」 「樂不思蜀」的意思是指一個人忘記他原來的國家,只懂得享受。現在普遍把這句成語用來形容在樂而忘返或樂而忘本的情形裡。 |
本站公告:〔您越需要我們,我們就越有創意〕 | 本站說明書:〔發現故鄉還有改進的地方,請來信告訴原丁們〕 |
觀察應用學習點數 :〔咱的故鄉有您的參與,會使我們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展現更豐富精彩的學習畫面〕 | 〔期待藉由無障礙網頁設計,能讓視障小朋友更愛看書、更愛寫作且更愛學習〕:盲用電腦「心得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