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不拔 「一毛不拔」也是一句成語。它原來是戰國時候一位思想家楊朱的主張。孟子說:「楊朱為我,拔一毛利天下不為也。」說楊朱這個人太自私了,他甚至連拔他身上的一根毛,拿出一根毛出來,如果這根毛能夠對天下有所幫助的話,楊朱都不願意。所以這是一個非常自私、非常吝嗇的一位思想家。後來大家就用「一毛不拔」來形容一個人自私自利,一個人非常小氣,就拿一毛不拔這個成語來譏諷他。譬如我們說:「你休想這個人會請你吃飯,因為他是一毛不拔的呀!」這就是「一毛不拔」的來源跟它的用法。 比喻:一個人太吝嗇,自私自利,非常小氣。 |
本站公告:〔您越需要我們,我們就越有創意〕 | 本站說明書:〔發現故鄉還有改進的地方,請來信告訴原丁們〕 |
觀察應用學習點數 :〔咱的故鄉有您的參與,會使我們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展現更豐富精彩的學習畫面〕 | 〔期待藉由無障礙網頁設計,能讓視障小朋友更愛看書、更愛寫作且更愛學習〕:盲用電腦「心得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