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標題: 第六十一回 趙云截江奪阿斗 孫權遺書退老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卻說龐統、法正二人,勸玄德就席間殺劉璋,西川唾手可得。玄德曰:“吾   初入蜀中,恩信未立,此事決不可行。”二人再三說之,玄德只是不從。次日,   复与劉璋宴于城中,彼此細敘衷曲,情好甚密。酒至半酣,龐統与法正商議曰:   “事已至此,由不得主公了。”便教魏延登堂舞劍,乘勢殺劉璋。延遂拔劍進曰   :“筵間無以為樂,愿舞劍為戲。”龐統便喚眾武士入,列于堂下,只待魏延下   手。劉璋手下諸將,見魏延舞劍筵前,又見階下武士手按刀靶,直視堂上,從事   張任亦掣劍舞曰:“舞劍必須有對,某愿与魏將軍同舞。”二人對舞于筵前。魏   延目視劉封,封亦拔劍助舞。于是劉瑰、泠苞、鄧賢各掣劍出曰:“我等當群舞   ,以助一笑。”玄德大惊,急掣左右所佩之劍,立于席上曰:“吾兄弟相逢痛飲   ,并無疑忌。又非鴻門會上,何用舞劍?不棄劍者立斬!”劉璋亦叱曰:“兄弟   相聚,何必帶刀?”命侍衛者盡去佩劍。眾皆紛然下堂。玄德喚諸將士上堂,以   酒賜之,曰:“吾弟兄同宗骨血,共議大事,并無二心。汝等勿疑。”諸將皆拜   謝。劉璋執玄德之手而泣曰:“吾兄之恩,誓不敢忘!”二人歡飲至晚而散。玄   德歸寨,責龐統曰:“公等奈何欲陷備于不義耶?今后斷勿為此。”統嗟歎而退   。卻說劉璋歸寨,劉瑰等曰:“主公見今日席上光景乎?不如早回,免生后患。   劉璋曰:“吾兄劉玄德,非比他人。”眾將曰:“雖玄德無此心,他手下人皆欲   吞并西川,以圖富貴。”璋曰:“汝等無間吾兄弟之情。”遂不听,日与玄德歡   敘。忽報張魯整頓兵馬,將犯葭萌關。劉璋便請玄德往拒之。玄德慨然領諾,即   日引本部兵望葭萌關去了。眾將勸劉璋令大將緊守各處關隘,以防玄德兵變。璋   初時不從,后因眾人苦勸,乃令白水都督楊怀、高沛二人,守把涪水關。劉璋自   回成都。玄德到葭萌關,嚴禁軍士,廣施恩惠,以收民心。     早有細作報入東吳。吳侯孫權會文武商議。顧雍進曰:“劉備分兵遠涉山險   而去,未易往還。何不差一軍先截川口,斷其歸路,后盡起東吳之兵,一鼓而下   荊襄?此不可失之机會也。”權曰:“此計大妙!”正商議間,忽屏風后一人大   喝而出曰:“進此計者可斬之!欲害吾女之命耶!”眾惊視之,乃吳國太也。國   太怒曰:“吾一生惟有一女,嫁与劉備。今若動兵,吾女性命如何!”因叱孫權   曰:“汝掌父兄之業,坐領八十一州,尚自不足,乃顧小利而不念骨肉!”孫權   喏喏連聲,答曰:“老母之訓,豈敢有違!”遂叱退眾官。國太恨恨而入。孫權   立于軒下,自思:“此机會一失,荊襄何日可得?”正沉吟間,只見張昭入問曰   :“主公有何憂疑?”孫權曰:“正思适間之事。”張昭曰:“此极易也:今差   心腹將一人,只帶五百軍。潛入荊州,下一封密書与郡主,只說國太病危,欲見   親女,取郡主星夜回東吳。玄德平生只有一子,就教帶來。那時玄德定把荊州來   換阿斗。如其不然,一任動兵,更有何礙?”權曰:“此計大妙!吾有一人,姓   周,名善,最有膽量。自幼穿房入戶,多隨吾兄。今可差他去。”昭曰:“切勿   漏泄。只此便令起行。”于是密遣周善將五百人,扮為商人,分作五船;更詐修   國書,以備盤詰;船內暗藏兵器。周善領命,取荊州水路而來。船泊江邊,善自   入荊州,令門吏報孫夫人。夫人命周善入。善呈上密書。夫人見說國太病危,洒   淚動問。周善拜訴曰:“國太好生病重,旦夕只是思念夫人。倘去得遲,恐不能   相見。就教夫人帶阿斗去見一面。”夫人曰:“皇叔引兵遠出,我今欲回,須使   人知會軍師,方可以行。”周善曰:“若軍師回言道:須報知皇叔,候了回命,   方可下船,如之奈何?”夫人曰:“若不辭而去,恐有阻當。”周善曰:“大江   之中,已准備下船只。只今便請夫人上車出城。”孫夫人听知母病危急,如何不   慌?便將七歲孩子阿斗,載在車中;隨行帶三十余人,各跨刀劍,上馬离荊州城   ,便來江邊上船。府中人欲報時,孫夫人已到沙頭鎮,下在船中了。     周善方欲開船,只听得岸上有人大叫:“且休開船,容与夫人餞行!”視之   ,乃趙云也。原來趙云巡哨方回,听得這個消息,吃了一惊,只帶四五騎,旋風   般沿江赶來。周善手執長戈,大喝曰:“汝何人,敢當主母!”叱令軍士一齊開   船,各將軍器出來,擺列在船上。風順水急,船皆隨流而去。趙云沿江赶叫:“   任從夫人去。只有一句話拜稟。”周善不睬,只催船速進。趙云沿江赶到十余里   ,忽見江灘斜纜一只漁船在那里。趙云棄馬執槍,跳上漁船。只兩人駕船前來,   望著夫人所坐大船追赶。周善教軍士放箭。趙云以槍撥之,箭皆紛紛落水。离大   船懸隔丈余,吳兵用槍亂刺。趙云棄槍在小船上,掣所佩青釭劍在手,分開槍搠   ,望吳船涌身一跳,早登大船。吳兵盡皆惊倒。趙云入艙中,見夫人抱阿斗于怀   中,喝趙云曰:“何故無禮!”云插劍聲喏曰:“主母欲何往?何故不令軍師知   會?”夫人曰:“我母親病在危篤,無暇報知。”云曰:“主母探病,何故帶小   主人去?”夫人曰:“阿斗是吾子,留在荊州,無人看覷。”云曰:“主母差矣   。主人一生,只有這點骨血,小將在當陽長板坡百万軍中救出,今日夫人卻欲抱   將去,是何道理?”夫人怒曰:“量汝只是帳下一武夫,安敢管我家事!”云曰   :“夫人要去便去,只留下小主人。”夫人喝曰:“汝半路輒入船中,必有反意   !”云曰:“若不留下小主人,縱然万死,亦不敢放夫人去。”夫人喝侍婢向前   揪捽,被趙云推倒,就怀中奪了阿斗,抱出船頭上。欲要傍岸,又無幫手;欲要   行凶,又恐礙于道理:進退不得。夫人喝侍婢奪阿斗,趙云一手抱定阿斗,一手   仗劍,人不敢近。周善在后梢挾住舵,只顧放船下水。風順水急,望中流而去。   趙云孤掌難鳴,只護得阿斗,安能移舟傍岸。     正在危急,忽見下流頭港內一字儿使出十余只船來,船上磨旗擂鼓。趙云自   思:“今番中了東吳之計!”只見當頭船上一員大將,手執長矛,高聲大叫:“   嫂嫂留下侄儿去!”原來張飛巡哨,听得這個消息,急來油江夾口,正撞著吳船   ,急忙截住。當下張飛提劍跳上吳船。周善見張飛上船,提刀來迎,被張飛手起   一劍砍倒,提頭擲于孫夫人前。夫人大惊曰:“叔叔何故無禮?”張飛曰:“嫂   嫂不以俺哥哥為重,私自歸家,這便無禮!”夫人曰:“吾母病重,甚是危急,   若等你哥哥回報,須誤了我事。若你不放我回去,我情愿投江而死!”     張飛与趙云商議:“若逼死夫人,非為臣下之道。只護著阿斗過船去罷。”   乃謂夫人曰:“俺哥哥大漢皇叔,也不辱沒嫂嫂。今日相別,若思哥哥恩義,早   早回來。”說罷,抱了阿斗,自与趙云回船,放孫夫人五只船去了。后人有詩贊   子龍曰:“昔年救主在當陽,今日飛身向大江。船上吳兵皆膽裂,子龍英勇世無   雙!”又有詩贊翼德曰:“長板橋邊怒气騰,一聲虎嘯退曹兵。今朝江上扶危主   ,青史應傳万載名。”     二人歡喜回船。行不數里,孔明引大隊船只接來,見阿斗已奪回,大喜。三   人并馬而歸。孔明自申文書往葭萌關,報知玄德。卻說孫夫人回吳,具說張飛、   趙云殺了周善,截江奪了阿斗。孫權大怒曰:“今吾妹已歸,与彼不親,殺周善   之仇,如何不報!”喚集文武,商議起軍攻取荊州。正商議調兵,忽報曹操起軍   四十万來報赤壁之仇。孫權大惊,且按下荊州,商議拒敵曹操。人報長史張紘辭   疾回家,今已病故,有哀書上呈。權拆視之,書中勸孫權遷居秣陵,言秣陵山川   有帝王之气,可速遷于此,以為万世之業。孫權覽書大哭,謂眾官曰:“張子綱   勸吾遷居秣陵,吾如何不從!”即命遷治建業,筑石頭城。呂蒙進曰:“曹操兵   來,可于濡須水口筑塢以拒之。”諸將皆曰:“上岸擊賊,跣足入船,何用筑城   ?”蒙曰:“兵有利鈍,戰無必胜。如猝然遇敵,步騎相促,人尚不暇及水,何   能入船乎?”權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子明之見甚遠。”便差軍數万筑濡   須塢。曉夜并工,刻期告竣。     卻說曹操在許都,威福日甚。長史董昭進曰:“自古以來,人臣未有如丞相   之功者,雖周公、呂望,莫可及也。櫛風沐雨,三十余年,掃蕩群凶,与百姓除   害,使漢室复存。豈可与諸臣宰同列乎?合受魏公之位,加九錫以彰功德。”你   道那九錫?一,車馬(大輅、戎輅各一。大輅,金車也。戎輅,兵車也。玄牡二   駟,黃馬八匹。)二,衣服(袞冕之服,赤舄副焉。袞冕,王者之服。赤舄,朱   履也。)三,樂懸(樂懸,王者之樂也。)四,朱戶(居以朱戶,紅門也。)五   ,納陛(納陛以登。陛,階也。)六,虎賁(虎賁三百人,守門之軍也。)七,   鈇鉞(鈇鉞各一。鈇,即斧也。鉞,斧屬。)八,弓矢(彤弓一,彤矢百。彤,   赤色也。【左玄右旅去方】弓十,【左玄右旅去方】矢千。【左玄右旅去方】,   黑色也。)九,秬鬯圭瓚(秬鬯一卣,圭瓚副焉。秬,黑黍也。鬯,香酒,灌地   以求神于陰。卣,中樽也。圭瓚,宗廟祭器,以祀先王也。)侍中荀彧曰:“不   可。丞相本興義兵,匡扶漢室,當秉忠貞之志,守謙退之節。君子愛人以德,不   宜如此。”曹操聞言,勃然變色。董昭曰:“豈可以一人而阻眾望?”遂上表請   尊操為魏公,加九錫。荀彧歎曰:“吾不想今日見此事!”操聞,深恨之,以為   不助己也。建安十七年冬十月,曹操興兵下江南,就命荀彧同行。彧已知操有殺   己之心,托病止于壽春。忽曹操使人送飲食一盒至。盒上有操親筆封記。開盒視   之,并無一物。彧會其意,遂服毒而亡。年五十歲。后人有詩歎曰:“文若才華   天下聞,可怜失足在權門。后人休把留侯比,臨沒無顏見漢君。”其子荀惲,發   哀書報曹操。操甚懊悔,命厚葬之,謚曰敬侯。     且說曹操大軍至濡須,先差曹洪領三万鐵甲馬軍,哨至江邊。回報云:“遙   望沿江一帶,旗幡無數,不知兵聚何處。”操放心不下,自領兵前進,就濡須口   排開軍陣。操領百余人上山坡,遙望戰船,各分隊伍,依次擺列。旗分五色,兵   器鮮明。當中大船上青羅傘下,坐著孫權。左右文武,侍立兩邊。操以鞭指曰:   “生子當如孫仲謀!若劉景升儿子,豚犬耳!”忽一聲響動,南船一齊飛奔過來   。濡須塢內又一軍出,沖動曹兵。曹操軍馬退后便走,止喝不住。忽有千百騎赶   到山邊,為首馬上一人碧眼紫髯,眾人認得正是孫權。權自引一隊馬軍來擊曹操   。操大惊,急回馬時,東吳大將韓當、周泰,兩騎馬直沖將上來。操背后許褚縱   馬舞刀,敵住二將,曹操得脫歸寨。許褚与二將戰三十合方回。操回寨,重賞許   褚,責罵眾將:“臨敵先退,挫吾銳气!后若如此,盡皆斬首。”是夜二更時分   ,忽寨外喊聲大震。操急上馬,見四下里火起,卻被吳兵劫入大寨。殺至天明,   曹兵退五十余里下寨。操心中郁悶,閒看兵書。程昱曰:“丞相既知兵法,豈不   知兵貴神速乎?丞相起兵,遷延日久,故孫權得以准備,夾濡須水口為塢,難于   攻擊。不若且退兵還許都,別作良圖。”操不應。     程昱出。操伏几而臥,忽聞潮聲洶涌,如万馬爭奔之狀。操急視之,見大江   中推出一輪紅日,光華射目;仰望天上,又有兩輪太陽對照。忽見江心那輪紅日   ,直飛起來,墜于寨前山中,其聲如雷。猛然惊覺,原來在帳中做了一夢。帳前   軍報道午時。曹操教備馬,引五十余騎,徑奔出寨,至夢中所見落日山邊。正看   之間,忽見一簇人馬,當先一人,金盔金甲。操視之,乃孫權也。權見操至,也   不慌忙,在山上勒住馬,以鞭指操曰:“丞相坐鎮中原,富貴已极,何故貪心不   足,又來侵我江南?”操答曰:“汝為臣下,不尊王室。吾奉天子詔,特來討汝   !”孫權笑曰:“此言豈不羞乎?天下豈不知你挾天子令諸侯?吾非不尊漢朝,   正欲討汝以正國家耳。”操大怒,叱諸將上山捉孫權。忽一聲鼓響,山背后兩彪   軍出,右邊韓當、周泰,左邊陳武、潘璋。四員將帶三千弓弩手亂射,矢如雨發   。操急引眾將回走。背后四將赶來甚急。赶到半路,許褚引眾虎衛軍敵住,救回   曹操。吳兵齊奏凱歌,回濡須去了。操還營自思:“孫權非等閒人物。紅日之應   ,久后必為帝王。”于是心中有退兵之意,又恐東吳恥笑,進退未決。兩邊又相   拒了月余,戰了數場,互相胜負。直至來年正月,春雨連綿,水港皆滿,軍士多   在泥水之中,困苦异常。操心甚憂。當日正在寨中,与眾謀士商議。或勸操收兵   ,或云目今春暖,正好相持,不可退歸。操猶豫未定。     忽報東吳有使繼書到。操啟視之。書略曰:“孤与丞相,彼此皆漢朝臣宰。   丞相不思報國安民,乃妄動干戈,殘虐生靈,豈仁人之所為哉?即日春水方生,   公當速去。如其不然,复有赤壁之禍矣。公宜自思焉。”書背后又批兩行云:“   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曹操看畢,大笑曰:“孫仲謀不欺我也。”重賞來使,   遂下令班師,命廬江太守朱光鎮守皖城,自引大軍回許昌。孫權亦收軍回秣陵。   權与眾將商議:“曹操雖然北去,劉備尚在葭萌關未還。何不引拒曹操之兵,以   取荊州?”張昭獻計曰:“且未可動兵。某有一計,使劉備不能再還荊州。”正   是:孟德雄兵方退北,仲謀壯志又圖南。不知張昭說出甚計來,且看下文分解。


本文非常感謝孝孝鴿�刻印
最後刻印時間:10/01/96 | 寫信給孝孝鴿�

部落格首頁


學習的故鄉首頁
本站公告:〔您越需要我們,我們就越有創意〕 本站說明書:〔發現故鄉還有改進的地方,請來信告訴原丁們〕
觀察應用學習點數 :〔咱的故鄉有您的參與,會使我們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展現更豐富精彩的學習畫面〕 〔期待藉由無障礙網頁設計,能讓視障小朋友更愛看書、更愛寫作且更愛學習〕:盲用電腦「心得分享」
〔為了讓我們有乾淨的學習環境,請勿任意在本站散播商業廣告與不合法文件或聯結〕:本站宣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