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標題: 東番記
 



□一 東番的土人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我們並不知道,只知道他們住在澎湖外洋的海島中。從魍港、加老灣起,經過大員、堯港、打狗嶼、小淡水,雙溪口、加哩林、沙巴里和大幫坑,都是他們居住的地方。斷斷續續共綿延一千多里,族類也很多。分為若干社,有的一社幾千人,有的五六百人。社中沒有酋長,誰的子女最多,大家就推尊這個人為領袖,並且聽他的號令。他們個性好勇喜歡打鬥,平居無事的時候,日夜練習跑步,腳底皮膚的厚度有好幾分,在有刺的草木上行走,如同走在平地,速度不輸給飛奔的快馬。同時他們還能夠整天奔跑,不須休息;倘使任他們盡情奔跑,我猜想一天可以跑上幾百里路吧?要是和別社有仇怨,就會大動干戈,雙方約好了時間,然後兵戎相見。雙方在交戰時,奮勇殺敵,到了第二天就解除怨恨了,仍舊和平日一般往來,決不記仇。斬下的敵人首級,就剔除肌肉保存骨頭,懸掛在門前。誰家門前的骷髏掛得愈多,大家就稱呼他:「英雄」、「英雄」。
□二 這一個地區的氣候很暖和,冬夏都不用穿上衣,婦女也只是編織草裙,稍微掩蔽下體罷了。他們沒有拱手作揖以及跪拜的禮節。也沒有日曆與文字,月亮圓了就是一個月,經過十個月就是一年,時間久了便常常忘記歲月,所以大家都不去計算自己的年齡,那些老年人,要是問他們「今年幾歲」,一概問不出確切的年紀。如果有什麼交易,就在繩上打結做記號。他們沒有水田,而是整理火耕後的田地,播種稻子。每當山花綻放就開始耕種,稻子熟了,就把稻穗拔下來。米粒比中原所產的稍微長一些,並且香甜。採摘苦草,跟米混合釀成酒醪,偶爾能釀出好酒,酒量好的人可以喝上一斗。聚會宴飲時,大家圍著所擺設的大酒罈坐著,以竹筒盛酒暢飲,不準備菜肴。音樂一起,便翩翩起舞,口裡嗚嗚地哼著調子,聽來和歌曲一樣。男子剪髮,只留數寸長,自然披垂,女子則長髮披肩。男子穿耳洞,女子鑿斷牙齒(原註:女子到了十五、六歲鑿斷唇旁二齒),他們認為這才美觀。這地區竹樹最多,而且很粗大,高有十丈。他們砍伐竹子建造房屋,用茅草覆蓋屋頂,大約長十丈、寬幾丈左右。同一家族住在一棟房子裡,其中有一區稍微大一點,稱做公所,少壯未娶的人都住在那邊。討論事情必定在公所,也便於調派人手。
□三 婚娶要看這位女子是否適合娶來成家,如果看中了,就派人送一對瑪瑙珠子到女子家裡,女子若不接受,那就罷了;女子接受了珠子,男士就在夜間到她家去,不叫門,而是吹奏口琴來挑逗她。口琴是用薄鐵做成的,用嘴銜著吹奏,發出錚錚清脆的聲音。女子聽見了,就開門接納男士和他同宿,天未亮男士就直接離去,不拜見女子的父母。從此晚上星星出現後才來,早晨星星消失前離去,經過幾年都是如此。等到女子生下小孩後,她才去男家正式把他迎回,就好像我們新郎親迎新娘一樣。這時,女婿才第一次與女方的父母相見,於是男子以女方的家為家,終身奉養女方父母,他的生身父母,也不能把自己的兒子當兒子看待了。所以生女兒的歡喜加倍於生男孩,這是因為女兒可以傳宗,男兒不可接代的緣故。
□四 太太死了,丈夫可以再娶;丈夫死了,太太不可再嫁,眾人把寡婦看做「鬼的剩餘品」,無論如何,終其一生是不能再嫁了。家中有人死,親屬敲著鼓號泣,把屍體放在地上,四面焚燒烈火,將屍體烘乾之後,放在屋內,並不放入棺木;等到房屋壞了,重新建造時,把屋基挖深作墓穴,將屍體直立埋入,不聚土築墳,而新屋就蓋在上面。房屋如果不改建,那麼屍體就不埋葬。然而這種竹柱式茅屋,最多可以用十幾年,所以死者終究回歸於泥土,沒有祭祀的問題。
□五 當他們在耕種的時候,彼此不交談,也不打鬧,男女一起耕作,整片山野非常恬靜。人們在路上相遇,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年紀輕的轉過背站在路旁,長輩走過,不講一句話。即使是華人欺侮他們,也不動怒。等到稻子熟了,他們才回復原本的生活態度。他們說如果不這樣的話,上天不會保祐,神明不會降福,年成歉收,不會有豐年。族裡的婦女擅長工作,經常勞動,男人則經常安逸地過日子。他們對於盜賊的禁令很嚴格,倘使有誰偷盜,就將他處死,所以家家都是夜不閉戶,甚至連堆在穀場上的稻子,也沒有人敢去偷竊。……
□六 各社土人都住在島中,卻不善操船;很怕海洋,他們只在溪澗裡捕魚,所以直到老死都不與其他的民族往來。……明世宗 嘉靖末年,遭到日本海盜的焚燒擄掠,於是遠避到山裡居住。因為日本海盜擅長使用鳥嘴銃,東番土人只憑恃鏢槍,所以不能和日本海盜相抗。他們避居山上之後,才和中國人民往來,到現在已經相當頻繁了。福建 漳州、泉州兩府的惠民、充龍、烈嶼等海灣地區的人民,往往透過翻譯,與他們做生意,將瑪瑙、磁器、布疋、食鹽、銅簪、銅環之類,和他們交換鹿脯、鹿皮、鹿角。有時送他們一些舊衣服,他們很高興地把這些衣服收藏起來。遇見中土人士,他們就穿上這些舊衣服,不一會又脫了下來。他們得到布疋也收藏起來。平常不戴帽子,不穿鞋子,光著身體進進出出,還自以為很簡便呢!
□七 野史氏說:東番真是奇特啊!從烈嶼附近各海灣順著北風向南航行,經過一日一夜就到了澎湖,再航行一晝夜就到達加老灣,路途並不遙遠。在與中國這樣鄰近的地區,竟然有不用曆法,不設官吏,袒裼裸裎、結繩記事的民族,這真是不可思議呀!住在海邊,卻不捕捉海魚,男女雜處卻不淫亂,而且他們男女互換職分,居住與埋葬在同一處所。他們長年捕鹿,而鹿的數量也不曾窮竭。如果把他們的幾個島嶼合起來,差不多相當於中國的一縣。在這樣小的地方,世世代代生養延續,直到現在,雖然沒有曆法、沒有文字,卻也不覺得有所欠缺,這是多麼不可思議呀!日人、胡人都有文字,字形類似禽鳥的爪跡或古老的篆字,或許是他們的祖先有睿智高超的人創造發明的吧!但是東番土人卻沒有文字,這是什麼原因呢?再說東番土人生活富足,鼓腹到處遨遊,自得其樂,又哪裡需要睿智高超的人呢?他們大概是古人所說的無懷氏、葛天氏之民吧!在他們與中國人民往來之後,也很羨慕中國的生活;然而華商中有少數奸邪之輩,又用一些窳劣的貨品來欺騙他們,他們也慢慢察覺受騙了,我恐怕他們的淳樸要漸漸削減了。
□八 明神宗 萬曆三十年的冬天,倭寇再度占據了東番的島嶼,土人和商人、漁夫都感到痛苦。防守浯嶼的沈將軍帶著軍隊去討伐倭寇,我剛好有觀光海東的興趣,就跟著沈將軍前往。倭寇被擊潰之後,我軍停泊在大員,準備班師,土人的頭目大彌勒等人帶著幾十位居民晉見沈將軍,獻上鹿、贈送酒,感謝將軍為地方除害。我親眼看到這些人,也親身經歷了這件事,回來之後,跟溫陵 陳志齋先生談起這件事情,他說不能沒有記述的文字,因此我擇取東番大致的情形記錄如上。



本文張貼者:張老師〔張貼時間:民國99年4月22日(星期四)13點41分〕

部落格首頁


學習的故鄉首頁
本站公告:〔您越需要我們,我們就越有創意〕 本站說明書:〔發現故鄉還有改進的地方,請來信告訴原丁們〕
觀察應用學習點數 :〔咱的故鄉有您的參與,會使我們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展現更豐富精彩的學習畫面〕 〔期待藉由無障礙網頁設計,能讓視障小朋友更愛看書、更愛寫作且更愛學習〕:盲用電腦「心得分享」
〔為了讓我們有乾淨的學習環境,請勿任意在本站散播商業廣告與不合法文件或聯結〕:本站宣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