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標題: 宋詩選
 



寄黃幾復 語譯
我居住在北海,你居住在南海。想託鴻雁傳遞書信,牠卻推辭做不到。當年我們歡聚在京城,在和煦的春風裡,欣賞著盛開的桃李,一起開懷暢飲;如今我們各自寄跡江湖,十年來孤燈下聽著夜雨,多麼淒寂。雖然你人情練達,又有才幹,不必屢遭挫折的磨鍊;可是你一直鬱鬱不得志,無法改變清苦的生活境況,家裡只有四面空蕩直立的牆壁。料想你一定在發憤讀書,以致頭髮早白。隔著瀰漫著瘴氣的山溪,猿猴在攀藤悲啼。
○乙內容分析
「我居北海君南海」,起勢突兀。寫彼此所居之地一「北」一「南」,已露懷念友人、望而不見之意;各綴一「海」字,更顯得相隔遼遠,海天茫茫。作者跋此詩云:「幾復在廣州 四會,予在德州 德平鎮,皆海濱也。」「海濱」,當然不等於「海上」。作者直說:「我居北海」、「君(居)南海」,一是為了「字字有來歷」,二是為了強調相隔之遠、相思之深。
「寄雁傳書謝不能」,這一句從第一句中自然湧出,在人意中;但又有出人意外的地方。兩位朋友一在北海,一在南海,相思不相見,自然就想到寄信;「寄雁傳書」的典故也就信手拈來。李白長流夜郎,杜甫在秦州作的天末懷李白詩裡說:「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強調音書難達,說「鴻雁幾時到」就行了。黃庭堅卻用了與眾不同的說法:「寄雁傳書—謝不能。」—我託雁兒捎一封信去,雁兒卻謝絕了。牠說:「你要我把信捎到南海嗎?辦不到啊!我哪裡有本事飛到南海去呢?」「寄雁傳書」,這典故太熟了,但繼之以「謝不能」,立刻變陳熟為生新。黃庭堅是講究「點鐵成金」法的,王若虛批評說:「魯直論詩,有『奪胎換骨』、『點鐵成金』之喻,世以為名言。以予觀之,特剽竊之黠者耳。」(滹南詩話卷下)類似「剽竊」的情況當然有的,但也不能一概而論。上面所講的詩句,可算成功的例子。
「桃李春風」與「江湖夜雨」,這是「樂」與「哀」的對照;「一杯酒」與「十年燈」,這是「一」與「多」的對照。「桃李春風」而共飲「一杯酒」,歡會何其短促!「江湖夜雨」而各對「十年燈」,飄泊何其漫長!快意與失望,暫聚與久別,往日的交情與當前的思念,都從時、地、景、事、情的強烈對照中表現出來,令人尋味無窮。張耒評為「奇語」,並非偶然。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三折肱」。兩個句子,也是相互對照的。作為一個縣的長官,家裡只有立在那兒的四堵牆壁,這既說明他清正廉潔,又說明他把全部精力和心思用於「治病」和「讀書」,無心、也無暇經營個人的安樂窩。「治病」句化用左傳 定公十三年記載的一句古代成語:「三折肱,知為良醫。」意思是:一個人如果多次跌斷胳膊,就可以斷定他是一個好醫生,因為他必然積累了治療和護理的豐富經驗。在這裡,當然不是說黃幾復會「治病」,而是說他善「治國」。「治病」和「治國」的道理是相通的,所以國語 晉語裡就有「上醫醫國,其次救人」的說法。黃庭堅在送范德孺知慶州詩裡也說范仲淹「平生端有活國計,百不一試埋九京」。作者稱黃幾復善「治病」、但並不需要「三折肱」,言外之意是他已經有政績,顯露了治國救民的才幹,為什麼還不重用,老要他在下面跌撞呢?
尾聯以「想見」領起,與句首「我居北海君南海」相照應。在作者的想像裡,十年前在京城的「桃李春風」中把酒暢談理想的朋友,如今已白髮蕭蕭,卻仍然像從前那樣好學不倦!他「讀書頭已白」,還只在海濱作一個縣令。其讀書聲是否還像從前那樣歡快悅耳,沒有明寫,而以「隔溪猿哭瘴煙藤」作映襯,就給整個圖景帶來淒涼的氛圍;不平之鳴,憐才之意,也都蘊含其中。
觀書有感 語譯
這半畝大的方塘,好像一面展開的明鏡,天光和雲影都倒映在方形的水塘中,緩緩地一起移動。我想問方塘,怎麼會這樣的清澈呢?原來是因為它有活水的源頭,從上面不斷流下來呀!
○乙內容分析
朱熹的觀書有感共有兩首,本詩是第一首。全詩以「半畝方塘」設喻,比喻讀書徹悟時的心境和緣何徹悟的道理。詩的前兩句,描述自己讀書時,對書中闡發的道理頓有領悟,深有所感,繼而彼此相通,思路暢然,理徹情激,歡悅無比的心情。「半畝方塘」是借喻「寸心」的,詩一開始選用這個比喻,暗含領悟書意前頭腦的混沌蒙蔽之意。「半畝」極言其小,憑著人們的生活經驗,一個很小的池塘,想到它必然是淺窄汙濁、孤塞死寂的,這是緊縮一筆。接下去,「一鑑開」三字又設一喻,把方塘比作明鏡,也就是把「寸心」轉比成明鏡,一個「鑑」字,使讀者自然聯想到光明澄澈。因此,首句七個字顯然寫到了一個讀書的過程。這裡,最關鍵的是個「開」字,貼切形象地表達了讀書人領悟了書中的疑難之後,豁然開朗,思路暢達的情狀。撥開了前後兩個比喻的層次,從而顯示了思維的過程。「開」是打開的意思。古代鏡有鏡袱,用時打開。「半畝方塘一鑑開」,猶言蒙渾如小小池塘般的心,此時像脫去鏡袱的明鏡一樣,頓時明快開朗了。為什麼會如此呢?聯繫詩題,自然想到這是因為書讀懂了,讀通了。這樣,由兩個小比喻又組合成全句的大比喻,用以表達讀書領悟時舒暢歡快的心情。七字迭用三喻,見出詩人摸捉形象的敏銳和遣詞造句的功力。第二句緊承前句具體描繪方塘清澈透闢,可鑑天光雲影。如果只按一般寫景狀物詩去理解,此句並無新奇可言;若用詩情理趣去尋味,就可以發現:詩人所以選用「天光雲影」作為可鑑之物,用意在於表示方塘包容之大。如明鏡,喻理解透徹;含雲天,言書理深博,從兩個方面烘托讀書人此時由衷的欣喜。光影徘徊,也不單純在描述物的動態,而是借此表示人的思路的暢達。一個讀書者在思惟貫通的前提下,那種細琢慢理的樣子,借助奇妙的比喻活脫脫地躍然紙上。
第三句用一個設問,將詩意引入主旨。問它怎麼會這樣清澈呢?這一問是呼應首句前四字的。本來嘛!小小池塘居然能清澈得照鑑天光,是一定有緣故的。詩的末句一語道破:「為有源頭活水來」,是因為它連接著有源的活水。做為自然現象,這個問題解決了。然而詩中所說的「源頭」究竟是什麼呢?在朱熹看來,不外是儒家聖賢的思想主張而已。「本心陷溺之久,義理浸灌未透,且宜讀書窮理」,讀書窮理是朱熹的主張。「讀書以觀聖賢之意。因聖賢之意,以觀自然之理。」—很明顯,所謂聖賢之意,正是朱熹心目中萬物的本源。這樣看來,詩中所說的「源頭活水」,該正是這樣的含義。(編者按:是指「敬」,朱熹視它為存養心性的根本工夫。)
這首哲理詩,今天讀起來,依舊覺得它清新雋永。一方面,因為詩中的物象描寫自然合理、比喻貼切;另一方面,詩中蘊含著一種通常的哲理,可以去比喻眾多事物。在人們吟詠的過程中,早已剔去了它原始的內涵,甚至把作者朱熹都丟在腦後,只是把它當作一個警句去理解、去體味了。
書憤 語譯
年輕力壯時,從沒想到世事是這麼的艱難,北望中原,豪氣如山。想當年,在漫天飛雪的黑夜裡,我們高高的戰船出沒在瓜洲渡口;秋風蕭瑟時,我曾跨著披有鐵甲的戰馬,戍守在大散關。可是,如今把自己看成是邊防長城已是空想,年齡老大,對著明鏡,不覺得鬢髮已經斑白。唉!諸葛亮的出師表真正聞名於世,千年來,有誰能夠與他並駕齊驅?
「書憤」所憤為何
詩題書憤,全詩即以「憤」為基調,自始至終充溢著憤懣之情。按詩的內容為序,共三憤:
1憤抗戰受阻撓,中原長期被金人霸占。「早歲那知世事艱」,飽含著陸游幾十年經歷所積聚的氣憤。年輕時的陸游就立志抗金收復中原。那時年少閱世不深,以為收復中原的事業會很快實現,哪知正義的事業卻屢遭阻撓破壞,幾十年過去了,北望中原,見國土仍遭金人踐踏,詩人胸中的怒氣噴湧而出。
2憤壯志未酬,人先老。壯年時期的陸游,積極參加抗金活動,親臨前線對敵作戰。曾親眼見到過夜色飛雪中,戰船遊弋過瓜洲渡口;金秋烈風中,鐵馬馳騁在大散關。陸游當時意氣風發,壯志凌雲,曾以「塞上長城」自許,即以捍衛國家、揚威邊塞的名將自許。南朝 劉宋名將檀道濟曾自稱為「萬里長城」。唐朝名將李勣被唐太宗喻為「長城」。陸游自比於他們,要為收復失土建立功勳。然而,陸游積極抗金卻屢遭排擠、打擊,報國無路,時光易逝,現已成了兩鬢斑白的六十二歲老人閒居於鄉。人到暮年,壯志落空,這又是詩人氣憤的另一原因。
3憤奸佞當道,朝中無諸葛。「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出師表其中有「興復漢室,還於舊都」之語。詩人仰慕他、讚美他,借以表明自己恢復中原的心願。當朝無諸葛,是因為朝廷重用秦檜之流的奸佞小人,而對國家赤膽忠心的志士能人卻加以打擊陷害。在夜讀范至能「攬轡錄」詩中,言中原父老見使者多揮涕感其事,就曾表達過這種憤恨:「公卿有黨排宗澤,帷幄無人用岳飛。遺老不應知此恨,亦逢漢節解沾衣。」
歸根究柢,詩人所憤恨的是南宋統治者及其屈辱投降的政策,雖然詩人在此詩中未直言,但造成上述諸「憤」之根源都在於此。




本文張貼者:張老師〔張貼時間:民國98年5月25日(星期一)13點56分〕

部落格首頁


學習的故鄉首頁
本站公告:〔您越需要我們,我們就越有創意〕 本站說明書:〔發現故鄉還有改進的地方,請來信告訴原丁們〕
觀察應用學習點數 :〔咱的故鄉有您的參與,會使我們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展現更豐富精彩的學習畫面〕 〔期待藉由無障礙網頁設計,能讓視障小朋友更愛看書、更愛寫作且更愛學習〕:盲用電腦「心得分享」
〔為了讓我們有乾淨的學習環境,請勿任意在本站散播商業廣告與不合法文件或聯結〕:本站宣示